第一作者:楊嘉睿通訊作者:王定勝通訊單位:清華大學王定勝,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2013年獲國家優秀青年基金,202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研究方向:納米材料制備與性能、金屬納米催化。論文速覽 氯堿工業需要消耗著巨大的能量(約165?TW h),引起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極大興趣,其中陽極反應涉及氯離子的氧化是決定反應速率的關鍵因素。盡管二維穩相陽極(DSA)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和壽命,但它們依賴于貴金屬,并在次氯酸鈉(NaClO)生產中表現出不可忽視的副反應,突顯了無金屬替代品的吸引力。然而,目前可用的分子和系統具有復雜的結構特點,不適用于大規模生產。本研究開發了一種經濟高效的三乙烯二胺(TEDA,記為2N)單分子催化劑,其在產生氯氣(Cl2)和次氯酸鈉(NaClO)的COP中展現出了優越的性能,僅需92 mV即可達到1000mA cm-2的電流密度,且成本僅為0.002美元/克。此外,作者還提出了一種基于非共價相互作用的新機制,為設計高效的COP陽極提供了新的思路。圖文導讀 圖1:氯-相關工業的示意圖。圖2:在酸性和中性介質中對COP的電化學測試結果。圖3:實驗驗證了2N在反應中的結構-活性關系。圖4:理論計算驗證了2N在反應中的機制。總結展望 本研究的亮點在于開發了新型的無金屬有機分子催化劑2N,其在氯離子氧化過程中,展現了與DSA相當的催化效率和選擇性,同時在NaClO生產中表現出更高的選擇性,顯著降低了后續分離過程的成本。2N的無金屬特性大幅降低了陽極成本,使其成為DSA的一個有潛力的替代品。此外,2N的非共價相互作用機制,被證實是其高催化活性的驅動力。本工作不僅為氯-相關工業提供了高效的選擇,也為有機電催化劑在無機電化學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的途徑。文獻信息 標題:A Simple Organo-electrocatalysis System for the Chlor-related Industry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10.1002/anie.20240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