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博士畢業8年獲「國家杰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最新Angew! 2024年6月4日 上午9:21 ? 頂刊 ? 閱讀 29 鋰離子電池(LIBs)的大規模使用,加劇了人們對金屬資源枯竭和廢電池對環境影響的擔憂。目前,電池回收在全球范圍內已變得至關重要,傳統技術可以有效地從正極中提取鈷(Co)和鎳(Ni)等過渡金屬,但由于其豐富且低成本的鐵(Fe)含量,通常會忽略被廣泛使用的廢磷酸鐵鋰(LiFePO4,LFP)。直接再生(direct regeneration)是修復退化正極的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盡管固態燒結等方法取得成功,但由于實用性和成本問題,它一直受到阻礙。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郭玉國研究員和孟慶海副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基于表面工程犧牲鋰試劑(SE-LFO)的智能預鋰化分離器(SPS),以再生廢棄的LFP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其中犧牲鋰試劑是Li5FeO4(LFO)。 郭玉國,研究員(二級),國科大崗位教授,博導,“國家杰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在Nat. Mater.、Nat. Energy、Nat. Commun.、Sci. Ad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Chem、Joule、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60余篇,他人SCI引用超過46000次,h-index為112,2014-2021連續八年被科睿唯安評選為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版電池材料方面英文專著1部,并著有英文專著章節1章。 (信息來源:http://mnn.iccas.ac.cn/guoyuguo/ry/gygyjy/) 孟慶海,博士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迄今在國際知名期刊累計發表論文30余篇,引用3000余次,申請發明專利30余項,其中授權10余項,獲得第二屆中國國際納米之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二等獎、全國三等獎,風樹創新獎教金一、二等獎,化學所年度優秀職工、青年科學獎特別優秀獎等。 (信息來源: http://mnn.iccas.ac.cn/kydw/fyjy/202302/t20230209_732732.html,更新時間:2023-02-09) 在LFO表面構建有機/無機復合保護層,通過堿誘導聚偏二氟乙烯(PVDF)脫氟,提高化學穩定性。考慮到LFO中特征性的兩個脫鋰階段,作者采用了分階段的鋰補充策略,將耗盡的LFP容量恢復到177 mAh g-1,并將其循環壽命提高了一倍。此外,SE-LFO的分解產物起到了保護層的作用,吸收了2.5 V以下約600 mAh g-1的多余活性鋰,防止了正極的過鋰化。這種創新、簡單、經濟的策略為廢電池的直接再生鋪平了道路,有助于LIBs的可持續性。 相關工作以《Approaching Sustain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through Voltage-Responsive Smart Prelithiation Separator with Surface-Engineered Sacrificial Lithium Agents》為題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論文。值得注意的是,郭玉國老師于2004年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16年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圖文解讀 通過固相反應制備了LFO粉末,顯示出反螢石正交結構,與LFO的標準X射線衍射(XRD)模式完全一致。作者采用了基于溶液的表面工程工藝,以合成化學穩定的SE-LFO。由于原始顆粒在合成和儲存過程中容易在表面形成殘留的鋰化合物(LiOH和Li2CO3),誘導了PVDF的脫F反應。所得SE-LFO的表面修飾有薄而均勻的聚合物層,以及分散分布的氟化鋰(LiF)。通過掃描電鏡(SEM)和能譜儀(EDS)對SE-LFO表征,Fe、O、C、F和P的均勻分布證實了LFO顆粒上形成了由氟化物質組成的表面層。 圖1. SPS的設計策略 圖2. LFO的表面工程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作者計算了H2O和CO2的吸附能(Eads)。在SE-LFO中,H2O和CO2的吸附更傾向于Fe位點而不是Li位點。與SE-LFO相比,LiF和聚合物碎片對CO2和H2O的吸附能要小得多。在C 1s信號中,在SE-LFO中存在明顯的C-F和C=C對應的峰,這些峰來源于表面的復合保護層。在O 1s光譜中,可以檢測到529.7 eV和532.5 eV的峰的變化,被分配給晶格氧(O2-)和吸附的H2O(H-O)。暴露于空氣7天后,LFO中晶格氧(O2-)的百分比急劇下降,吸附的H2O成為主要成分,疏水復合保護層延緩了SE-LFO表面的這種變化。SE-LFO在0.05 C下的充電容量為679 mAh g-1,容量損失為2.6%,高于LFO的622 mAh g-1和9.9%。 圖3.提高SE-LFO的空氣穩定性 通過原位XRD分析組裝的Li||SE-LFO半電池,在初始充電過程中,XRD譜圖顯示LFO具有典型的正交結構。在0.1 C下,由于Li+的損耗,D-LFP||Gra的初始充電比容量僅為94.7 mAh g-1,而再生電池的初始充電比容量達到250.6 mAh g-1;由于Li5FeO4(LFO)在3.6 V和4.0 V左右的分解導致兩個表觀電壓平臺,額外的Li+使D-LFP的放電比容量恢復到163.7 mAh g-1。在0.5 C下循環200次后,再生電池容量下降到70%。通過低電流密度(0.1 C)充電,激活SE-LFO的剩余容量,從而恢復電池性能。在整個循環過程中,隨著截止電壓和電流密度的變化,電池的內阻變化最小,表明SE-LFO的分解和產物的交叉不會破壞形成的電極/電解質的穩定性。 圖4.分階段補充鋰直接再生廢正極 當放電截止電壓設置為2.5 V時,缺鋰SE-LFO的可逆容量小于100 mAh g-1。在SE-LFO的XANES中,隨著電壓的降低,Fe的吸收邊緣明顯向低能量方向移動。在2.5-0.5 V范圍內,SPS的離子擴散系數與LFO的離子擴散系數基本相同,表明在規定的電壓范圍內,LFO的過度鋰化占主導地位。當放電容量超過200 mAh g-1時,D-LFP的容量顯著下降。SPS使得D-LFP在經歷200、300和400 mAh g-1過放電后分別獲得165.7、150.5和135.9 mAh g-1的可逆容量。雖然在過鋰化D-LFP的XRD圖中沒有觀察到額外的峰,但過量的Li可能占據了Fe位點和間隙位點。 圖5. SPS的過放電保護 文獻信息 Approaching Sustain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through Voltage-Responsive Smart Prelithiation Separator with Surface-Engineered Sacrificial Lithium Agent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6557.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04/60b742d9e1/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殺瘋了!大連化物所,一天里連發Science和兩篇Nature大子刊! 2024年2月19日 李成超/葉明暉AFM:原位保護層同時調節鋅金屬負極的離子分布和脫溶活化能 2023年10月8日 陳人杰/陳楠EnSM: 溴化咪唑作為可充電鋰氧電池的三功能添加劑 2023年10月15日 鋰離子電池回收為什么這么難? 2023年10月13日 展思輝Angew.:高出18倍!利用氮空位調節Fe單原子位點局部電子密度實現高效光-Fenton過程 2023年10月12日 福州大學ACS Catalysis:構建0D/1D MAPbBr3/COF異質結,實現LED驅動高效S-S耦合反應 202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