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蔣雨恒,范英英,Xiaolong Liu, Jun Xie
通訊作者:唐智勇
通訊單位: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
唐智勇,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納米系統與多級次制造中科院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納米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自組裝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形成機理,及在光電能源領域的應用。(信息來源:http://tjmos.tju.edu.cn/info/1052/1285.htm)
論文速覽
通過光催化氧化甲烷(CH4)生成甲酸(HCOOH)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該過程不僅能夠生產附加值高的化學品,還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盡管如此,實現高產量和選擇性生成甲酸一直是一個挑戰,主要是因為調節甲烷活化后中間體的轉化和脫附過程非常復雜。
本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作為指導工具,發現通過精確控制貴金屬助催化劑上的O2活化過程以及金屬氧化物載體上含碳中間體的吸附強度,可以精細調節甲烷光催化產物的選擇性。特別是,由Pd納米顆粒和單斜相WO3(Pd/WO3)組成的雙功能催化劑具有最佳的O2活化動力學和中間氧化/脫附勢壘,從而促進了甲酸的形成。實驗結果表明,在室溫下使用分子O2進行全光譜光照射,Pd/WO3催化劑實現了4.67 mmol gcat-1 h-1的甲酸產量和62%的高選擇性,這些結果明顯優于在相同條件下運行的現有光催化系統。
圖文導讀
圖1:光催化甲烷氧化用負載催化劑的理論計算。
圖2:光催化的表征。
圖3:評估不同催化劑在光催化甲烷氧化中的性能。
圖4:通過超快瞬態吸收(TA)測量,研究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遷移。
圖5:原位漫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DRIFTS)研究Pd0.25/WO3和Pt0.25/WO3在O2和H2O或Ar和H2O存在下的光催化甲烷氧化中間體。
圖6:利用原位DRIFTS詳細分析Pd0.25/WO3、Pd0.25/TiO2和Pd0.25/ZnO在CH4、O2和H2O存在下光催化甲烷氧化的反應路徑。
總結展望
本研究通過理論計算指導設計了新型的光催化劑Pd/WO3,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甲烷的高效選擇性氧化。通過精確調控中間體的進一步氧化與脫附的能量差異,成功地提高了甲酸的產率。
實驗結果顯示,在全光譜光照射和室溫條件下,Pd/WO3催化劑能夠實現4.67 mmol gcat-1 h-1的甲酸產量和62%的選擇性,明顯優于現有技術。該研究不僅為甲烷轉化提供了新的策略,也為其他挑戰性反應催化劑開發提供了理論和實驗基礎。
?文獻信息
標題:Steering Photooxidation of Methane to Formic Acid over A Priori Screened Supported Catalysts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10.1021/jacs.4c0308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05/767fbcb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