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陳文宇,于寧寧,龔華強通訊作者:黃維,林進義,安翔通訊單位:南京工業大學黃維,教授、博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東盟工程與技術科學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外籍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信息來源:https://jszy.nwpu.edu.cn/huangwei.html)林進義, 博士,現任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在南京郵電大學獲得信息材料博士學位,師從黃維院士和解令海教授。主要圍繞寬禁帶有機半導體及其光電器件開展相關基礎研究。(信息來源:https://www.x-mol.com/groups/iamjylin/people)安翔,博士后,林進義課題組組員,研究方向:藍光共軛聚合物的結構設計與功能化改性。(信息來源:https://iam.njtech.edu.cn/info/1026/5947.htm)論文速覽 得益于潛在的鏈間互穿和纏結,新興的本質上具有柔性性質的全π共軛聚合物(FπCPs)是柔性光電子領域有前景的功能性材料。然而,在為深藍光柔性聚合物發光二極管(PLEDs)的應用中,同時獲得具有內在堅固光電性能和出色的長期及循環變形穩定性的彈性-塑性FπCPs,仍然存在挑戰。本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出色能量耗散能力的彈性-塑性全π共軛聚合物(FπCPs),用于制造超深藍光柔性聚合物發光二極管(PLEDs)。這些新型FπCPs通過側鏈內部塑化技術制備,展現出優異的力學性能和電致發光穩定性。研究團隊特別強調了塑化側鏈位置對聚合物的機械和電學性能的重要影響。圖文導讀 圖1:四種FπCPs薄膜的內在機械性能。圖2:四種聚合物在不同狀態下的流變學特性。圖3:聚合物在不同狀態下的光物理特性。圖4:基于四種聚合物的深藍光PLEDs的性能。圖5:基于彈性-塑性P1薄膜的拉伸PLEDs的制備過程和設備性能。總結展望 本研究成功制備了具有卓越能量耗散能力的彈性-塑性全π共軛聚合物,并應用于超深藍光柔性PLEDs。這些聚合物薄膜的最大斷裂應變達到34.6%,展現出優秀的內在能量耗散能力。基于這些聚合物的PLEDs表現出穩定的深藍光發射,其外部量子效率(EQEmax)達到1.73%。即使在30%的應變下,PLEDs的性能也僅受到輕微影響。經過1000次10%應變的循環拉伸測試后,PLEDs顯示出穩定的設備性能,證明了其出色的能量耗散能力。這些發現為柔性發光光電器件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礎和設計思路。文獻信息 標題:Elastic–Plastic Fully π-Conjugated Polymer with Excellent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for Ultra-Deep Blue Flexible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CIEy=0.04期刊:Advanced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240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