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氧反應(OER)是可持續能源生產和儲存設備中典型的陽極氧化反應。OER過程中的電子轉移過程遵循吸附質演化機制(AEM),它涉及多個中間體(如*OOH和*OH)吸附能之間固有的線性標度關系,不可避免地產生高理論過電位(≥0.37±0.10 V)。最近,人們提出了一種遵循晶格氧氧化機制(LOM)的質子-電子轉移途徑,這種LOM途徑可以通過直接形成O-O鍵來繞過AEM的固有限制,提供了優越的OER性能。然而,觸發LOM途徑并不容易,且真實OER活性位點的結構構型與相關反應途徑之間的相關性尚不明確。因此,解釋LOM途徑的起源并提供催化劑的設計原理對于將反應途徑從AEM轉換為LOM至關重要。高價過渡金屬位點有利于晶格氧的活化,但預催化劑的深度氧化存在較高的熱力學勢壘。Co4N預催化劑具有高導電性、獨立結構、高暴露表面積的柔性表面,常被用作電極材料。基于此,天津大學梁紅艷課題組在Co4N模型催化劑中插入Mn摻雜劑,以促進催化劑活化過程中高價Co4+的形成。原位實驗表明,催化劑結構演化包括三個階段:Co4N預氧化成Co3O4、進一步氧化形成CoOOH以及CoOOH脫質子成CoO2,氧化態變化過程為Co0→Co2+/3+→Co3+→Co4+。在最后一階段,通過引入Jahn-Teller (J?T)活性Mn3+陽離子,降低了CoOOH向CoO2相變的能量勢壘,因為以Mn3+ (t2g3eg1)為中心的八面體MnO6的劇烈扭曲降低了結構穩定性,促進了H的解吸。此外,CoO2中的Mn摻雜劑誘導了連接的O原子周圍的電子富集,導致Co?O的共價性和跨Co?O?Mn橋的電荷轉移增強,因此摻雜Mn的CoO2 (Mn-CoO2)中的晶格氧被激活參與OER反應。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結果表明,在Mn-CoO2中,Co 3d中心穿透到O 2p中,導致LOM具有良好的軌道能量結構,因此遵循LOM途徑的OER電勢決定步驟(PDS)的自由能低于AEM途徑。綜上,該項研究結果強調了J?T活性Mn3+摻雜劑在Co4N深度氧化中的作用,并證明了它對OER途徑的影響,該策略可以指導通過LOM途徑設計高效的OER催化劑。Lattice oxygen activation through deep oxidation of Co4N by Jahn?Teller-active dopants for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