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學領域大牛!周豪慎最新AM:高壓無負極可充電鈉電池! 2024年6月15日 下午3:53 ? 頂刊 ? 閱讀 24 第一作者:Ziyang Lu 通訊作者:周豪慎 通訊單位:南京大學、日本筑波大學 周豪慎,男,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長江講座教授,日本國立東京大學特任教授,日本國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首席研究員。 論文速覽 開發無負極電池是追求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最終目標。由于鈉(Na)基電池固有的低能量密度和由高活性Na金屬負極引起的安全問題,對其改進更為迫切。然而,沒有一種電解質能夠滿足構建穩定的無負極鈉電池所需的Na沉積/剝離庫侖效率(CE),同時在高電壓下抵抗氧化分解。 本論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液態-固態”電解質設計策略,通過離子交換技術打通含Na分子篩的Na離子傳輸通道,并在分子篩的納米孔和空隙中限制聚合液態醚電解質。這種設計不僅繼承了固態分子篩電解質的高電壓穩定性,而且保留了液態醚電解質的超高庫侖效率(99.84%)。 當應用于4.25 V級的無負極鈉電池時,可實現高達412 Wh kg-1的超高能量密度,與現有的石墨||LiNi0.8Co0.1Mn0.1O2鋰離子電池相媲美。此外,組裝的無負極軟包電池展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在37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高達89.2%。 圖文導讀 圖1:Na-SSZE的制備過程、微觀結構、離子傳輸機制以及其離子導電性能的測試結果。 圖2:Na-SSZE在高電壓正極材料上的穩定性,以及循環后正極材料表面形成的穩定且薄的CEI層。 圖3:Na-SSZE在Na金屬負極上的可逆性。 圖4:無負極軟包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總結展望 本研究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液態-固態”電解質,為高電壓無負極Na電池提供了一種安全、高效的能源存儲解決方案。通過離子交換技術優化的分子篩電解質,不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還顯著提升了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本工作為未來無負極電池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概念創新,有望推動大規模儲能技術的進步。 文獻信息 標題:A “liquid-in-solid” electrolyte for high-voltage anode-free rechargeable sodium batteries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2404569 原創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15/776d2b7005/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中科大謝毅院士等Angew.:利用CO2直接高效合成碳酸二甲酯! 2022年11月2日 崔屹院士,今日Nature Water! 2023年10月6日 浙大趙保丹/狄大衛重磅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3年9月29日 一天兩篇頂刊!他,16歲上西安交大,博畢8年獲「國家杰青」!兩院院士,新發AFM! 2024年12月31日 一作加通訊!清華大學王定勝兩天兩篇Angew,劍指單原子催化 2023年11月30日 上海硅酸鹽所丨催化劑降解VOCs的抗失活機制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202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