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Zexun Hu
通訊作者:謝毅,孫永福
通訊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謝毅,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安徽省科協副主席(兼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孫永福,承擔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面上項目、基金委聯合基金、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等;入選安徽省首屆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22)、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9)、中科院青促會優秀會員(2019)、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2016)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3)等。
論文速覽
光催化乙烷(C2H6)轉化為乙烯(C2H4)非常具有前景,但由于420 kJ mol-1的高C-H鍵離解能,還是一個長期的挑戰。本論文提出了一種在溫和條件下,利用部分氧化的Pdδ+物種錨定在ZnO納米片上,實現高選擇性和高效率的C2H6至C2H4的光脫氫轉化。通過電子相互作用削弱C-H鍵,實現了高效率的光催化反應。
研究團隊使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Bader電荷計算和電子局域函數等表征,證實了部分氧化的Pdδ+位點的存在,并發現這些位點在C2H6脫氫過程中首先捕獲光激發電子,再促進反應。通過原位電子順磁共振譜、原位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和捕獲劑實驗,驗證了C2H6首先轉化為CH3CH2OH,然后脫水生成CH3CH2·中間體,最終生成C2H4和H2。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Pd位點的負載有利于C-H鍵的斷裂,降低了能壘至0.04 eV。優化后的5.87% Pd-ZnO納米片在4 h內實現了16.32 mmol g-1的高C2H4產率和94.83%的選擇性,以及14.49 mmol g-1的H2產率,優于之前所有類似條件下報道的光催化劑。
圖文導讀
圖1:5.87% Pd-ZnO納米片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高分辨TEM圖像和相應的放大高分辨TEM圖像,以及Pd 3d和Zn 2p的XPS光譜。
圖2:乙烷脫氫反應的光催化性能。
圖3:光催化乙烷脫氫反應機理研究。
圖4:在Pd-ZnO納米片板上光催化乙烷脫氫的自由能圖。
總結展望
本研究成功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光催化劑,通過在ZnO納米片上錨定部分氧化的Pdδ+物種,實現了在溫和條件下對C2H6至C2H4的高選擇性光脫氫。該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為烷烴的高價值轉化提供了新的途徑。
本工作不僅為光催化脫氫反應提供了深入的理解,也為開發新型高效的光催化劑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未來,通過進一步優化催化劑的結構和組成,有望實現更加高效和選擇性的光催化反應。
文獻信息
標題:High-Rate and Selective C2H6?to?C2H4 Photodehydrogenation Enabled by Partially Oxidized Pdδ+ Species Anchored on ZnO Nanoshee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10.1021/jacs.4c02827
原創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15/aff73ff6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