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所JACS:低溫鋰金屬電池溶劑化電解質的設計 2024年6月16日 上午9:59 ? 頂刊 ? 閱讀 9 由于供氧溶劑的電負性很強,鋰金屬電池面臨著界面電荷轉移緩慢以及鋰金屬負極與電解質之間的副反應等問題。這些因素限制了鋰金屬電池在低溫下的可逆性和動力學性能。 在此,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李峰團隊采用了一種非溶解性助溶劑來削弱醚類溶劑中供體氧的電負性,從而使陰離子供體參與到 Li+ 的溶劑化結構中。該策略大大加快了 Li+ 的去溶劑化過程,并減少了溶劑對界面傳輸和穩定性的副作用。所設計的陰離子聚集電解質具有獨特的對溫度不敏感的溶劑化結構,可使鋰金屬負極在室溫和-20 ℃條件下獲得較高的平均庫侖效率。 在室溫、-20 ℃和-40 ℃條件下循環150次后,高負載LFP||Li電池顯示出100%的容量保持率,具有很高的可逆性。實用的1 Ah級LFP||Li軟包電池在室溫下充電和在-20 ℃ 和 -40 ℃ 下放電時,容量分別為室溫下的 81% 和 61%。 圖1. 溫度降低過程中的溶劑化結構演變行為 總之,該工作為了在實際條件下提高低溫鋰金屬電池的性能,作者開發了一種對溫度不敏感的溶解電解質。研究證明,非溶解性共溶劑和醚基溶劑之間的分子界面互作用可以削弱供體醚氧的電負性,并在溫度降低時獲得對溫度不敏感的陰離子聚集溶解。 該種策略有助于鋰金屬負極在低溫下實現快速穩定的界面傳輸,使用所提出的電解液對高負載 LFP||50 μm 鋰電池進行的電化學測試表明,在室溫、-20 和 -40 ℃ 下循環 150 次以上,電池具有高度可逆的循環性能。此外, 1 Ah 級 LFP||Li 軟包電池在-20 和-40 ℃下均表現出優異性能。因此,該項工作為設計低溫電池的電解質展示了一種新策略。 圖2. 低溫限制因素與鋰金屬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Designing Temperature-Insensitive Solvated Electrolytes for Low-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4 DOI: 10.1021/jacs.4c01735 原創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16/847ca63c27/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ngew.:2D-2D界面電子轉移誘導的金屬自旋交叉促進廣泛pH下的析氫反應 2022年11月26日 山大徐立強EnSM: 基于超細硼化鋯納米顆粒構建鋰硫電池的雙向催化劑 2023年10月11日 魯效慶/王兆杰Chem. Eng. J.: 界面匹配促進分層海綿狀NiFe-PBA/Ni3C(B)的析氧反應 2023年10月18日 南大Nature子刊:解決淡水短缺難題,產水量刷新記錄! 2024年1月18日 【喬世璋團隊】Co基硼咪唑框架(BIF-91)助力高效穩定催化氧析出 2023年11月24日 PNAS:電催化新概念!電位循環,產物蹭蹭蹭往上漲!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