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院士,孫學良團隊,最新EES:會呼吸的電極界面! 2024年6月21日 下午4:26 ? 頂刊 ? 閱讀 12 第一作者:Yipeng Sun,Jinjin Ma,Duojie Wu 通訊作者:孫學良,岑俊江,M. Danny Gu 通訊單位: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 孫學良,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教授、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講席教授、物質與能源研究院(暫名)院長、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IF=32)期刊創刊主編。 岑俊江(T.K. Sham),男,教授,1971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化學學士學位,于1975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導師為賀越。1988年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化學系授予終身教授。 論文速覽 富鎳(Ni)層狀氧化物正極由于其高理論容量而成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能源材料。然而,它們易于發生嚴重的結構坍塌和不穩定的正極電解質界面(CEI)。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穎的分子層沉積(MLD)技術,用于在富鎳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表面構建一層有機-無機混合型聚脲(HPU)保護層。這種HPU涂層作為一種堅固的保護屏障,有效抑制了正極與電解液之間的副反應,并促進了超薄正極電解液界面(CEI)的形成。 同時,具有良好機械穩定性和“可呼吸性”的HPU涂層在充放電過程中保持了正極顆粒的完整性,避免了嚴重的裂紋產生。此外,穩定的CEI防止了由于裂紋引起的進一步界面退化和表面相變,抑制了鎳的化學價態和局部環境的變化。 結果表明,經過表面改性的正極在200個循環后能夠保持其初始容量的94.9%。該工作突出了界面工程的重要性,并為形成高能量和穩定的富鎳層狀正極鋪平了新的道路。 圖文導讀 圖1:MLD 混合薄膜涂層富鎳正極的物理特性。 圖2:MLD 混合薄膜沉積富鎳正極的電化學性能。 圖3:基于同步輻射的循環吸收富鎳正極表征。 圖4:循環后富鎳正極和 HPU 涂層富鎳正極的 TEM 表征。 圖5:表面和界面的特征。 總結展望 本研究通過MLD技術成功在富鎳正極材料表面構建了一種新型的無機-有機混合HPU保護層,顯著提升了正極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電化學性能。 HPU涂層不僅作為保護屏障減少了正極與電解液的副反應,還因其“可呼吸性”有效維持了正極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結構完整性。此外,該策略還減少了CEI的厚度,降低了界面電阻,并抑制了正極材料的相變和結構退化。 這項工作為開發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設計和改性策略。 文獻信息 標題:A breathable inorganic–organic interface for fabricating a crack-free nickel-rich cathode with long-term stability 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I:10.1039/d4ee01254b 原創文章,作者:wang,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21/09814b1963/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Science Advances:結構調制的3D電催化劑用于高性能燃料電池電極 2023年10月13日 曹昌燕/宋衛國/王陽剛ACS Catalysis:充分暴露的Ir團簇立大功,實現高效催化N-雜環芳烴加氫 2023年9月18日 哈工大王家鈞/婁帥鋒JACS:封裝游離溶劑實現高穩定長循環固態電池 2023年12月4日 Small:有效篩選! CO2電化學還原中的金屬-氮摻雜碳催化劑 2023年10月10日 韓磊/王雙印/李麗娜Angew.:FeMnac/Mn-N4C實現高效ORR 2022年12月13日 劉金云/胡超權/張會剛Small:一種抑制多硫化物的一體式多孔微膠囊鋰硫電池正極 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