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師從崔屹院士,「國家級青年人才」,新發重磅Nature子刊! 2024年6月25日 上午8:54 ? 頂刊 ? 閱讀 32 石榴石氧化物是固態鋰電池中最有前途的固態電解質之一。然而,傳統的界面改性層不能完全阻止電子從電極遷移到固態電解質內部,從而促進了鋰枝晶的滲透。 成果簡介 在此,上海科技大學劉巍副教授和上海大學崔苑苑副教授等人將一個由氟化鉀(KF)組成的高度電子阻塞的中間層被沉積在石榴石氧化物Li6.4La3Zr1.4Ta0.6O12(LLZTO)上。KF與熔化的金屬鋰反應后,原位轉化為KF/LiF的界面間,可以阻斷電子泄漏,抑制鋰枝晶的生長。結果顯示,使用中間層的Li對稱電池在0.2 mA cm-2的電流下能夠循環超過3000小時,在0.5 mA cm-2能過循環超過350小時。同時,在C4mim-TFSI中篩選出一種含有LiTFSI的離子液體,以潤濕LLZTO|LiNi0.8Co0.1Mn0.1O2(NCM)正電極界面,由此制備出的Li|KFLLZTO | NCM電池在25℃和2 C(380 mA g-1)下,展現出109.3 mAhg-1的比容量,同時以99.99%的平均庫侖效率循環超過3500次,容量保持率為72.5%。因此,本文為高性能準固態鋰金屬電池提供了一種簡單而集成的策略。相關文章以“An electron-blocking interface for garnetbased quasi-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to improve lifespan”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上。 研究背景 目前基于石墨負極的鋰離子電池(LIBs)已經無法滿足安全性差和能量密度有限的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固態電解質(SSE)通過取代易燃的有機液體電解質和聚合物隔膜,從根本上增強了電池安全性。其中,鋰金屬是最有吸引力的負極,由此構成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儲能器件之一。在各種類型的SSE中,石榴石氧化物Li6.4La3Zr1.4Ta0.6O12(LLZTO)由于在室溫下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寬電化學窗口和出色的物理化學性能(空氣穩定性、鋰穩定性和機械性),因此成為SSE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候選者。 然而,一些實際挑戰,如鋰枝晶的形成和高界面阻抗,嚴重阻礙了進一步的發展。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認識到,LLZO內部鋰金屬的沉淀加速了鋰枝晶的穿刺。由于LLZO的固有電子電導率,在反復沉積/剝離過程中,鋰金屬枝晶的滲透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短路。據報道,一些方法可以緩解這些問題,例如鋰合金負極、穩定的鋰離子導電層和通過熔融涂覆金屬合金。這些夾層可以降低界面電阻,提高循環穩定性。此外,LLZO和正極之間的固-固接觸界面的高阻抗是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通常加入少量液態電解液潤濕正極界面,降低界面電阻。然而,液態電解質的引入可能會增加安全風險以及一系列副反應。 圖文導讀 在此,本文首先在LLZTO表面沉積了帶隙大、穩定性高的KF薄膜。當LLZO固態電解質與Li負極組裝時,由于KF與熔化的Li金屬部分接觸,因此形成了混合的LiF/KF層。原位形成的LiF/KF致密層完全覆蓋了LLZTO顆粒,并作為電子阻斷層抑制了LLZTO的電子泄漏,降低了LLZTO的電子電導率。因此,LiF/KF夾層會阻礙鋰枝晶在晶界和孔隙處的生長,抑制局部電流,提高臨界電流密度。枝晶的生長和電流熱點總是導致Li負極和LLZO界面裂紋,甚至在Li沉積/剝離循環過程中短路。 如圖1a所示,界面處不均勻的局部電流密度可能引發鋰金屬枝晶在熱點區域的優先生長,且LLZTO|正電極界面的大阻抗是全電池中另一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加入少量液態電解液來濕固接觸界面。而液態電解質的引入很可能會增加安全風險和一系列的副反應。因此,作者篩選了各種離子液體(IL),如PY14-TFSI、PP13-TFSI和C4mim-TFSI來取代液態電解質,使得Li| KF-LLZTO-IL|NCM電池的界面阻抗降低和展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圖1. LLZTO-KF固態電解質的示意圖及界面特征。 接下來,作者對KF層與金屬鋰之間的反應進行了科學研究,鋰負極通過將LLZTO-KF 顆粒浸入熔融鋰中,金屬鋰與顆粒緊密結合。為了清晰、簡便地驗證KF層與鋰之間的反應,進行了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通過離子刻蝕獲得不同深度的成分信息。首先在基底上熱蒸發約100 nm的金屬鋰,然后在手套箱中在金屬鋰表面熱蒸發約50 nm的KF層,蝕刻前,如圖2c-e所示,在頂層(KF層)表面的F 1s和K 2p區域明顯收集到經典的K-F信號,而在樣品表面沒有檢測到明顯的鋰信號。隨著蝕刻深度的增加,根據F 1s和Li 1s的 XPS光譜,生成的LiF信號開始出現并逐漸增加。 此外,K-O信號在50 nm深度采集到,在100 nm處變得更強(圖 2d),K-O信號來自生成的K金屬。對于Li 1s區域,如圖2e所示,當蝕刻深度到達鋰金屬層(50 nm)時,鋰金屬信號開始出現,當到達鋰金屬層內部(100 nm)時,鋰金屬峰占據了更高的比例。 圖2. Li和KF緩沖層的反應機理。 圖3:Li負極和LLZTO SSE界面的表征和計算。 圖4:界面的電子阻斷特性。 結果顯示,采用LLZTO-KF的對稱電池在25 °C時,通過時間恒定模式或容量恒定模式分別顯示出1.0或1.4 mA cm-2的高CCD值。在0.2 mA cm-2?和0.5 mA cm-2條件下,循環壽命分別超過3000小時和350小時。此外,固態電池在0.05 C和25℃條件下的比容量高達192.4 mAh g-1,特別是在2 C下實現了3500次的長循環壽命,平均庫侖效率達到99.99%。 圖5:LLZTO固態電解質和Li對稱固態電池在25°C下的電化學性能。 圖6:全電池性能。 總結展望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在鋰金屬負極界面沉積高絕緣性KF層和在1 M LiTFSI中使用C4mim-TFSI離子液體的集成策略,實現了高性能LLZTO基固態鋰金屬電池。其中,當與熔融的鋰接觸時,KF原位轉化為KF/LiF混合中間層,以此降低電導率,抑制電子泄漏,進而抑制鋰枝晶在LLZTO中的穿透。因此,LLZTO-KF 的電子電導率低至1.8×10-10?S cm-1,鋰與LLZTO的界面電阻低至5.9 Ω cm2。因此,KF/LiF層與C4mim-TFSI離子液體的結合是石榴石基鋰金屬電池的一種有效方法,展現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較長的循環壽命。 文獻信息 Chang Zhang, Jiameng Yu, Yuanyuan Cui, Yinjie Lv, Yue Zhang, Tianyi Gao, Yuxi He, Xin Chen, Tao Li, Tianquan Lin, Qixi Mi, Yi Yu, Wei Liu,?An electron-blocking interface for garnet based quasi-solid-stat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to improve lifespan,?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715-x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25/d73fddb5a5/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港城大/上硅所AFM:過渡金屬氧化物異質結協同活性相,實現高效電催化NO3?轉化為氨 2023年9月29日 Nature子刊抨擊電池屆,竟連EIS都不會用! 2023年10月13日 催化頂刊集錦:Nature子刊、EES、ACB、Small、JMCA、Carbon Energy等成果! 2023年10月8日 Small:二維Bi納米晶的可控結晶,增強寬pH范圍內CO2電還原活性 2023年10月6日 ?清華AM: 1+1>2! Mo-Se雙單原子電催化劑用于電化學CO2還原 2022年9月23日 福建物構所Angew. 丨導電MOF實現高效CO2電化學甲烷化 202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