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Jie Du, Gong Zhang
通訊作者:鞏金龍,張鵬
通訊單位:天津大學
鞏金龍,教授/副校長,2010年起在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低碳能源化工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礎前沿類)首席科學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FRSC)、中國化工學會和中國化學會會士。
分別于2021年和2023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和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9年,排名第一)、首屆科學探索獎(2019年)等(信息來源:http://chemeng.tju.edu.cn/m/szdw?type=detail&id=30)
張鵬,博士,2020.9 – 至今于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任教授,主要圍繞功能納米材料設計與太陽能催化轉化開展研究。(信息來源:http://faculty.tju.edu.cn/pzhang/zh_CN/index.htm)
論文速覽
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生產高價值化學品和燃料是實現碳中和的一種有前途的策略。由于C-C耦合動力學緩慢,以及乙醇(C2H5OH)和乙烯(C2H4)產品共享相同的*HCCOH中間體,實現C2H5OH的高活性和選擇性生產仍然是一個挑戰。
研究團隊通過氣氛誘導的重構方法優化了鋅-銅雙金屬合金(CuxZny)催化劑的表面組成和配位結構,以促進C2H5OH的生產。特別是,在CO氣氛中處理的CuxZny合金催化劑(CO-CuxZny)富含低配位Cu位點,有利于*CO中間體的吸附,從而促進C2H5OH的產生。
在電流密度為300 mA cm-2時,CO-Cu84Zn16實現了85.1%的C2+法拉第效率(FE)和59.5%的C2H5OH FE。原位光譜研究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增強的*CO吸附促進了C-C耦合過程。同時,*HCCOH在CO-Cu84Zn16上的氫化更有利,從而抑制了C2H4途徑,增強了C2H5OH的生成。本研究提供了一種通過控制活性位點的表面配位環境來調節CO2RR選擇性的高效策略。
圖文導讀
圖1:SEM、ICP-OES、EDS、XRD、STEM-EDS、HRTEM和XPS等技術對不同Zn比例的CuxZny合金催化劑進行了詳細表征。
圖2:所有催化劑在1 M KOH溶液中的CO2RR性能。
圖3:CO-Cu84Zn16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和穩定性。
圖4:ATR-SEIRAS光譜、DFT計算研究CO2RR過程中關鍵中間體的吸附行為。
總結展望
本研究成功開發了氣氛誘導表面重構策略,用于設計具有高選擇性的CO2RR電催化劑。CO-Cu84Zn16催化劑在30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實現了85.1%的C2+ FE和59.5%的C2H5OH FE,展示了優異的催化性能。
通過原位ATR-SEIRAS光譜和DFT計算,研究揭示了CO氣氛誘導的CuxZny表面Cu位點的形成,這些位點增強了*CO的結合,促進了C-C耦合過程,同時Zn與低配位Cu位點的協同作用破壞了*HCCOH的選擇性中間體,促進了C-O鍵的加氫,生成C2H5OH。本工作為優化Cu基雙金屬合金催化劑的表面位點以調節CO2RR的選擇性提供了新思路。
文獻信息
標題: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Ethanol on Zn-Coordinated Cu Sites Formed by Atmosphere-Induc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10.1002/adfm.202410339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26/725bfc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