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港城大/牛津大學/西安交大,最新Nature! 2024年6月26日 上午8:30 ? 頂刊 ? 閱讀 26 研究背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是新一代光伏材料,由于其高效能和低成本制造過程,成為了研究熱點。然而,其操作穩定性仍是一個主要挑戰,特別是在面對環境應力因素(如濕度、熱量和光照)時。環境應力會在鈣鈦礦吸收層中形成陷阱或電荷載體障礙,從而惡化器件性能。這些陷阱或障礙主要是由于離子缺陷所引起,而目前的鈍化策略雖然能在制造階段有效控制這些缺陷,但在器件操作和存儲期間則難以處理新生成的缺陷。 成果簡介 有鑒于此,香港城市大學馮憲平教授與牛津大學Henry J. Snaith教授等人合作提出了一種實時響應的活性鈍化策略,使用含有動態共價鍵(DCBs)的阻滯尿素/硫代氨基甲酸酯鍵(HUBLA)材料。與傳統鈍化劑不同,HUBLA在暴露于濕氣或熱量時,可以生成新的鈍化劑,進一步處理鈣鈦礦中的新生成缺陷。這種動態鈍化方法不僅在制造過程中對鈣鈦礦薄膜進行鈍化,還能在器件使用期間繼續發揮作用,從而顯著提高了器件的長期穩定性。相關成果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題為“Water-and heat-activated dynamic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的最新論文。 實驗結果表明,使用HUBLA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高溫和濕度條件下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這些器件在氮氣環境中85°C下老化約1500小時后,仍保持了初始光電轉換效率(PCE)的94%;在空氣中85°C和相對濕度30%條件下老化1000小時后,保持了初始PCE的88%。此外,HUBLA材料所制備的器件還實現了25.1%的高轉換效率。這些結果表明,HUBLA作為一種活性鈍化劑,能夠有效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為其未來商業化應用提供了新的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Wei-Ting Wang,牛津大學Philippe Holzhey,香港城市大學Ning Zhou和西安交通大學Qiang Zhang。 研究亮點 1. 實驗首次提出了一種實時響應的鈣鈦礦表面處理策略,利用含有動態共價鍵(DCBs)的HUBLA材料,能夠在制造過程中和制造后對鈣鈦礦薄膜進行鈍化。該策略利用水和熱激活的動態共價鍵,可以動態修復鈣鈦礦中的缺陷,確保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 2. 實驗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和驗證,得到了顯著的結果: 1) 在制造階段,HUBLA材料可以與鈣鈦礦中的離子缺陷相互作用,形成動態共價鍵,抑制功能基團的高反應性,從而提高鈣鈦礦薄膜的質量和器件的初始性能。 2)在環境應力條件下(如濕度和熱量),HUBLA材料中的動態共價鍵被激活,生成新的鈍化劑,進一步鈍化鈣鈦礦中的新生成缺陷,維持器件的穩定性。暴露于濕氣或熱量時,HUBLA會生成新的反應物質,進一步鈍化鈣鈦礦中的缺陷。 3)通過這種表面處理策略,實驗實現了高性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PCE)達到25.1%。在氮氣環境中85°C下,HUBLA設備在約1500小時的老化過程中保持了其初始PCE的94%;在空氣中85°C和相對濕度30%條件下,經過1000小時的老化后,保持了其初始PCE的88%。 圖文導讀 圖1:HUBLA 的動態反應、水解和氧化還原穿梭。 圖2. 鈣鈦礦薄膜上HUBLA的動態反應和鈍化。 圖3. 鈣鈦礦薄膜的穩定性。 圖4:鈣鈦礦光伏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 總結展望 本文探索和開發具有動態修復能力的新型表面處理策略,應用于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性能和穩定性。傳統上,PSC面臨著由于環境應力(如濕度和溫度)引起的離子缺陷和電荷障礙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器件的長期穩定性和效率。 本文首次引入了阻滯尿素/硫代氨基甲酸酯鍵(HUBLA)作為動態共價鍵材料,其獨特的水和熱激活特性使其能夠在器件操作過程中動態修復新生成的缺陷。這種策略不僅能在器件制造階段對鈣鈦礦進行有效的表面修飾,還能在器件使用和儲存過程中實時響應環境應力,進一步提升器件的操作穩定性和長期性能。 實驗結果顯示,經過HUBLA處理的PSC不僅實現了高達25.1%的轉換效率(PCE),而且在85°C條件下經歷了長達1500小時的老化測試后,仍保持了94%的初始PCE。這表明了動態共價鍵材料在光伏應用中的巨大潛力,為未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工程化應用提供了新的科學思路和實踐基礎。通過對材料設計和功能性表面處理的創新,本研究為解決目前PSC面臨的關鍵挑戰和限制提供了有前景的解決方案,推動了鈣鈦礦材料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 文獻信息 Wang, WT., Holzhey, P., Zhou, N. et al. Water- and heat-activated dynamic passivation for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705-5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26/bee9ec4fcc/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潘秀蓮,今日Science! 2024年1月11日 戴勝教授AEM: 新型鋰電負極Mo1.5W1.5Nb14O44的快充性能研究 2023年10月8日 孫學良/谷猛/趙志堅Nano Energy:單原子表面工程:提高鉑Pt催化劑電化學活性的新策略 2023年10月16日 中科大陳乾旺AM: 層間膨脹石墨烯基體中構建石墨-氮鍵用于酸性ORR 2023年10月11日 高麗大學Small Methods: 錨定大孔隙碳納米管微球來提高V2O3的電化學性能,用于超快、長壽命的水系鋅離子電池 2023年10月27日 付永柱/李翔EnSM:通過富含陰離子的稀電解液實現鋰金屬電池的穩定界面 2023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