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發Nature,獲最高表彰! 2024年6月29日 上午10:06 ? 頂刊 ? 閱讀 14 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 在Nature發表論文 成果入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的 “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獲廈大在校學生最高表彰???? 他是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22級博士研究生周詩遠 在Nature發表論文 整理了100頁的審稿回復 2019年 周詩遠來到廈門大學 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師從孫世剛院士 開展鋰硫電池的 電化學原位電鏡研究 ? 2023年9月 周詩遠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 在Nature上發表名為 “Visualizing interfacial collective reaction behaviour of Li-S batteries”的科研文章 該研究首次發現了 鋰硫電池電荷儲存聚集反應新機制 填補了 如何將高能量和低成本鋰硫電池商業化的 巨大知識空白 研究成果入選 2023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時至今日 周詩遠還清晰地記得 第一次收到Nature審稿意見的場景 “那天是2022年12月1日 早上五點多” 收到信息后 他立刻前往實驗室 將二十頁的審稿意見打印下來后 四個月后 周詩遠整理了100頁的審稿回復 里面是他對審稿人 每一個問題的回答 “能與國際頂級期刊的審稿人交流 這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獲廈大學子最高表彰 也曾經歷過一段漫長的低谷期 2024年4月6日 廈門大學建校103周年發展大會上 周詩遠被授予“嘉庚獎章” 這是廈門大學在校學生的最高表彰 評審制度極為嚴格 每年沒有固定名額 最多時一年只有2人獲此表彰 閃亮的科研成績背后 周詩遠也曾經歷過 一段漫長的低谷期? “有整整兩年的時間 我的科研都沒有太大的進展” 他像“盲人摸象”一樣 一點點地設計、優化 可行的實驗方案 觀測到好的實驗現象 即便通宵 也要抓住機會把實驗做完 當實驗久久沒有得到好的結果 周詩遠便會和科研團隊的朋友們 一同探討 大家交流各自的研究進展 提出建議,互相鼓勵 有時一聊就是一個通宵 當科研走到瓶頸 他常常來到運動場、健身館 用運動的來調節心情 如今 作為廈門大學/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周詩遠正在著手對二次電池 進行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 “還有很多科學問題尚未解決 我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6/29/41d424c1df/ 贊 (1)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一句話,兩幅圖,發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18日 ?吉大徐吉靜JACS:基于非固體放電產物的非質子鋰-氧電池 2024年2月26日 林士弘/仝鐵錚Nature子刊:電滲析結晶實現零液體排放! 2023年10月4日 北大夏定國最新AM:富鋰材料新進展! 2023年12月14日 程敏/劉洋EES綜述:MOF負載SAs協同高效光催化的進展 2024年2月28日 ?物理所吳凡AM:具有快速本體擴散動力學的軟碳硫脲用于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4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