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博士畢業5年即任C9博導,36歲獲「國家杰青」,發表最新JACS! 2024年7月13日 上午9:36 ? 頂刊 ? 閱讀 22 【高端測試?找華算】 成果簡介 受到酶催化作用的啟發,在催化位點周圍構建富含氫(H)鍵的微環境至關重要。然而,它的精確構建和理解這種微環境和催化位點之間的距離如何影響催化性能還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江海龍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系列基于金屬有機框架(MOF)的單原子釕(Ru1)催化劑,即Ru1/UiO-67-X(X=-H,-m-(NH2)2, –o-(NH2)2),其中H鍵微環境與Ru1位點之間的距離通過改變氨基的位置來調節。 此外,-NH2基團可以與H2O形成氫鍵,形成一個獨特的微環境,導致Ru1位點周圍的水濃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Ru1/UiO-67-o-(NH2)2表現出優越的光催化制氫速率,達到了20.52 mmol g-1 h-1,分別約是Ru1/UiO-67-(NH2)2和Ru1/UiO-67的4.6倍和146.6倍。實驗和理論計算結果均表明,Ru1/UiO-67-o-(NH2)2中靠近Ru1位點的氨基促進了電荷轉移和H2O解離,從而促進了光催化制氫。該發現為增強光催化提供了一種創新的策略。 相關工作以《Introducing Hydrogen-Bonding Microenvironment in Close Proximity to Single-Atom Sites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為題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值得注意的是,江海龍,1981年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2008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隨后在日本國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從事科學研究。2013年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現任化學系執行主任。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長期從事無機化學、材料化學和催化化學的交叉性研究工作,圍繞晶態多孔復合材料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 圖文解讀 以4, 4′-聯苯二甲酸(H2BPDC)和ZrCl4為原料,在溶劑熱條件下合成了具有代表性的MOF(UiO-67)。在相似的條件下,采用混合連接策略制備了UiO-67-m-(NH2)2和UiO-67-o-(NH2)2(這兩種MOF中氨基和羧基之間的距離不同),其中H2BPDC與H2BPDC-m-(NH2)2(2, 2′-二氨基-1, 1′-聯苯-4, 4′-二羧酸)或H2BPDC-o-(NH2)2(3, 3′-二氨基-1, 1′-聯苯-4, 4′-二羧酸)在相應MOFs中的摩爾比為1: 1。通過微波輔助合成方法將Ru3+離子引入UiO-67-X(X=-H, –m-(NH2)2, -o-(NH2)2),然后使用硫代乙酰胺進行硫化,生成Ru1/UiO-67-X,Ru負載相似,約為1.1 wt.%。通過TEM觀察,Ru1/UiO-67-X中未產生Ru納米顆粒。Ru1/UiO-67-o-(NH2)2經HAADF-STEM圖像顯示出亮點,表明原子位點密集。 圖1. Ru1/UiO-67-X的合成策略 圖2. Ru1/UiO-67-o-(NH2)2的形貌表征 X射線吸收近邊光譜(XANES)顯示,Ru1/UiO-67-X的吸收邊緣位于Ru箔和RuO2的吸收邊緣之間,表明Ruδ+的價態在0~+4之間。傅里葉變換擴展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EXAFS)光譜觀察到Ru-Ru鍵的不存在和Ru-S鍵的存在,表明Ru1/UiO-67-X中形成了單個Ru1原子。此外,DRIFTS光譜觀察,證實了Ru1原子精確地錨定在UiO-67-o-(NH2)2中的Zr-oxo團簇上。 圖3. Ru1/UiO-67-X的結構表征 UiO-67-X的制氫速率通常很低,表明單個Ru1原子是水分解光催化制氫的真正活性位點。Ru1/UiO-67-o-(NH2)2的光催化回收實驗表明,在連續三次循環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的降解;光催化后的TEM圖像中未見Ru納米顆粒,表明Ru1/UiO-67-o-(NH2)2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可回收性。UiO-67-X的捕光能力順序:UiO-67-m-(NH2)2 > UiO-67-o-(NH2)2 > UiO-67。光電流響應的順序為Ru1/UiO-67-o-(NH2)2 > Ru1/UiO-67-m-(NH2)2 > Ru1/UiO-67,表明電子空洞分離和電荷轉移行為與光催化制氫速率一致。Nyquist圖半徑的趨勢為Ru1/UiO-67 > Ru1/UiO-67-m-(NH2)2 > Ru1/UiO-67-o-(NH2)2。因此,活性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氨基的引入提高了電荷分離效率,降低了電荷轉移阻力。此外,-NH2基團與Ru1位點的距離越近,光催化制氫活性越高。 圖4.催化性能比較 質譜法(MS)檢測結果表明,當光催化體系中使用H2O時,只檢測到H2,而當H2O被D2O取代時,D2成為主要產物,表明水應該是主要的氫源。Ru1/UiO-67-o-(NH2)2和Ru1/UiO-67-m-(NH2)2的水蒸氣吸附曲線在298 K時顯示出相似的高吸附量和IV型等溫線,在P/P0=0.91時,Ru1/UiO-67的吸附容量明顯高于不含-NH2基團的Ru1/UiO-67。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一個水分子吸附在R Ru1/UiO-67-o-(NH2)2、Ru1/UiO-67-m-(NH2)2和Ru1/UiO-67上的吸附能分別為-0.458、-0.454和-0.344 eV,表明氨基的存在提高了Ru1/UiO-67-X的水吸附能力。在光催化劑中引入-NH2基團引起底物(H2O分子)濃度的增加,肯定有利于制氫活性的提高。 圖5.理論研究 文獻信息 Introducing Hydrogen-Bonding Microenvironment in Close Proximity to Single-Atom Sites for Boost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J. Am. Chem. Soc.,2024,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4c06013.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7/13/ecd482dd1b/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朱禹潔/吉曉Angew:超低溫!-60?C下穩定充放電的NCM||石墨電池! 2023年10月7日 AFM!電子效應誘導姜-泰勒畸變激活單原子氧還原活性 2024年7月25日 大化所李先鋒/尹彥斌AEM:可在-60℃下運行的高功率水系鋰離子電池-溴電池! 2023年10月11日 朱慶山/張會剛/惠俊峰AEM:金屬結催化劑實現多硫化物的高效持久電催化 2023年10月8日 IF=62.1!Chemical Reviews超級綜述:過去25年,離子液體在催化中的應用! 2024年5月7日 ?郭少軍/許審鎮ACS Catalysis:Se空位加上Ni取代,助力CoSe2高效電合成腈并產生氫氣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