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 用PbO2(101)含有OV表面及過渡金屬摻雜的表面繪制導出的EOP火山活動模型。總結展望通過DFT計算、活性分析和催化火山模型的電化學表面態分析開始,揭示了PbO2 EOP性能的起源。發現在實驗EOP電位(即2.2 VRHE左右的電位)下,氧空位(OV)可以在PbO2表面上很容易地產生。隨后的動力學和熱力學分析表明,PbO2表面上的這些OV位點通過一種O*-O2*耦合機制對EOP具有很高的活性。特別地,具有”原位”生成OV的金紅石PbO2(101)表面表現出優異的EOP活性,優于(111)和(110)表面。最后,通過催化火山模型,我們發現PbO2接近反應的理論最佳值,表明金紅石型PbO2具有優異的EOP性能。所有這些分析通常與實驗觀察結果一致。這項研究提供了第一個火山模型來解釋為什么金紅石型PbO2是EOP的最佳金屬氧化物材料之一,并為這種很少研究但工業上有前景的反應提供了新的設計指南。文獻信息Origin of the A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Ozone Production over Rutile PbO2 Surfaces.期刊: ChemSusChem (IF: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