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隔1個月,俞漢青院士團隊,再發一篇Nature Water! 2024年8月12日 下午2:21 ? 頂刊 ? 閱讀 27 成果簡介 在尋求利用Fenton和類Fenton反應進行高級水處理的過程中,通過提高過氧化氫(H2O2)的活化效率來減少H2O2的使用是一個關鍵目標。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漢青院士、陳潔潔教授和李文衛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基于金屬氧化鹵化物(MOX)的Fenton反應體系,該體系在去除污染物的途徑和機理上與傳統的Fenton反應體系有本質的不同。MOX/H2O2系統通過溫和的表面直接氧化,避免了活性氧的產生,實現了有機污染物的高效偶聯和聚合。因此,污染物以超低的H2O2消耗從水中轉移和去除,避免了有毒副產物的形成。 在H2O2與污染物的摩爾比為2: 1的情況下,它可以去除高達80%的污染物(50%的總有機碳),優于傳統的Fenton系統,其操作比例為20: 1至1000: 1。這些催化系統的成功歸功于催化劑表面O-橋接M和X位點的協同作用,它們分別選擇性地激活污染物和H2O2。該催化劑可推廣應用于低成本、環保的MOX材料,如BiOI、FeOCl和VOCl,并可用于構建高效節能的動態膜過濾催化系統,為水中微污染物的高效節能減排提供一種全新的水凈化模式。 相關工作以《Metal oxyhalide-base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with ultralow H2O2 consumption》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Water》上。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7月8日,俞漢青院士等人在《Nature Water》上發表題為《Upcycling waste sewage sludge into superior single-atom Fenton-like catalyst for sustainable water purification》的文章!詳細介紹請見: 圖文解讀 基于MOX的非均相Fenton催化反應,與傳統的均相(Fe2+/H2O2)和非均相Fenton(Fe2O3/H2O2)反應的平行比較。MOX催化劑裝載在填充床流柱中,與基于流化床的均相Fenton反應系統相比,該系統具有催化劑回收方便、操作流程更簡單等優勢。在H2O2-to-PhOH投加比為2: 1時,Fe2+/H2O2體系的污染物去除率接近80%,但水溶液中的總有機碳(TOC)幾乎保持不變。 在MOX/H2O2反應體系中,以BiOI/H2O2體系為例,同時實現了污染物和TOC的高效去除。在超低劑量H2O2條件下,水溶液中PhOH去除率達80%,TOC降低50%。在Fe2+或Fe2O3/H2O2體系中,甲醇對污染物去除有明顯的猝滅作用,但在單獨的BiOI/H2O2體系中沒有發現這種猝滅作用,表明MOX/H2O2反應途徑與之前的Fenton(均相或非均相)反應途徑有根本不同。 圖1. Fenton(類)構型和MOX催化劑的性能 圖2. BiOI催化劑的表征及其超低H2O2消耗 圖3.污染物去除行為和反應途徑分析 以5, 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為自由基捕獲劑,在PhOH參與、H2O2與PhOH用量比為2的實際反應條件下,電子順磁共振(EPR)對BiOI/H2O2/PhOH和Fe2+/H2O2/PhOH體系中生成的?OH進行定性檢測。在Fe2+/H2O2體系中有明顯的?OH信號,而BiOI/H2O2體系中沒有。結果表明,?OH可能不是BiOI/H2O2體系中PhOH去除的主要原因。電化學實驗中PhOH和H2O2之間產生電子流,表明在BiOI催化劑表面PhOH和H2O2之間存在直接氧化還原反應。在這些反應體系中,從質子轉移+電子轉移到質子耦合電子轉移的途徑轉變避免了高活性中間體的產生,從而加快了反應速率。 圖4.基于BiOI的非均相Fenton反應機理 作者計算了H端BiOI-100表面的Bi和I位點上PhOH和H2O2的吸附構型和能,結果表明Bi和I位點分別是PhOH和H2O2的優先結合位點。可能是由于PhOH與H端BiOI-100表面的Bi位點之間優先形成Bi-O鍵,H2O2與H端BiOI-100表面的I位點間優先形成I-H鍵。因此,BiOI表面的Bi和I位點分別有利于PhOH和H2O2的選擇性吸附(活化),從而通過O橋接對DOTP反應產生位點協同作用。結果表明,BiOI表面觸發了PhOH和H2O2的活化,使它們能夠進行直接氧化還原反應。 圖5. BiOI的活性面和反應位點及其反應熱力學 非均相Fenton反應可以擴展到其他MOX型催化劑,包括FeOCl和VOCl。結果表明,這些催化劑與BiOI類似,對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低H2O2用量下可有效地減少水溶液中的有機污染物。在H2O2與污染物的摩爾比為2時,對PhOH、磺胺甲新唑、BPA、4-氯酚和2, 6-MPhOH的去除率達到66-92%,對水中TOC的去除率達到18-34%。對比已報道的傳統非均相Fenton體系,H2O2的用量減少了一到三個數量級。同時,以BiOI催化劑為例,反應過程中沒有明顯的碘離子浸出,從而避免了二次污染。此外,以FeOCl作為低成本催化劑,MOX/H2O2體系可以穩定運行超過15天,有效去除污染物,幾乎沒有檢測到鐵離子浸出,證實了基于MOX的非均相Fenton反應體系在水處理應用中的良好穩定性。 圖6.其他MOX催化劑及其實際應用評估 圖7. DMFCS和微污染物減排 文獻信息 Metal oxyhalide-based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water purification with ultralow H2O2 consumption. Nature Water,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38/s44221-024-00281-y.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08/12/f4df8bf63c/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首次!這篇Science,“看到”了水中的氫鍵! 2024年12月9日 ?林躍河/李金成/武剛ACS Nano: 引入Cl原子,助力單原子金屬-FeN4Cl位點高效催化ORR 2022年10月1日 Nano Letters:Mn摻雜誘導亞納米膠體納米片相變進而實現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6日 催化頂刊集錦:陳忠偉、潘洪革、黃小青、崔志明、吳宇恩等成果 2022年10月11日 朱銘強/陳遠富Appl. Catal. B:原子分散的FeNx位點與Fe3C@C核殼納米粒子相結合實現高效析氧和氧還原 2023年10月4日 復旦/南大Nano Lett.: 基于親鋅位點+碳籠的分級限域實現穩定水系鋅電!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