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院士團隊,海水制氫成果再登Nature子刊! 2024年10月17日 下午3:26 ? 頂刊 ? 閱讀 64 研究概述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海水直接電解(SDE)為利用豐富的海洋氫資源提供了一條可持續的途徑。然而,氯電氧化反應(ClOR)副反應嚴重降低了海水直接電解效率,并逐漸腐蝕陽極。 基于此,2024年10月15日深圳大學/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劉濤研究員、蘭鋮助理研究員、吳一凡副研究員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Redox-mediated decoupled seawater direct splitting for?H2?production》的研究論文。 在這項研究中,引入了氧化還原介導的策略來抑制ClOR,并建立了包含單獨的析氧反應器的解耦式海水直接電解(DSDE)系統。鐵氰化物/亞鐵氰化物([Fe(CN)6]3-/4-)充當電池和反應器之間的電子介體,從而實現更動態有利的半反應,取代傳統的析氧反應(OER)。這種改變涉及直接的單電子轉移陽極反應,沒有氣體沉淀,并且有效地消除了含氯副產物的產生。 通過在低電壓下運行(在電流密度為10 mA cm-2時約為1.37 V,在100 mA?cm-2時約為1.57 V),甚至在Cl?飽和的海水電解液中保持穩定性,該系統有潛力進行無氯排放的解耦式海水電解。在高性能氧化還原介體和催化劑方面的進一步改進可以提供DSDE系統更高的效益和可持續性。 圖文解讀 圖1:解耦式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策略 圖2:海水中 [Fe(CN)6]3-/4- 介體的氧化還原表征 圖3:[Fe(CN)6]4? 電化學氧化過程的表征 文獻信息 Liu, T., Lan, C., Tang, M.?et al.?Redox-mediated decoupled seawater direct splitting for H2?production.?Nat. Commun. 15, 8874 (2024). 原創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0/17/cb9e8b0cc3/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周光文JACS:揭示可逆非催化氣固界面反應的原子起源 2023年10月11日 金屬所李峰/孫振華Small:包含LiNO3的夾層實現400Wh/kg的穩定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10日 Nature子刊:光誘導FeS納米片半導體—金屬相變高效電催化析氫 2023年11月27日 Nano letters:催化劑偏析技術實現高質量晶圓級InAs納米結構維度調控 2023年11月27日 一石三鳥!安徽大學最新AFM! 2023年12月28日 浙師大聯手Andrew I. Cooper,第一單位發Nature Chemistry! 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