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H2輔助活化模式相比,CO2直接解離為羰基(*CO)的簡化反應路線有利于CO2相關的合成過程和催化劑升級,但穩定的C=O雙鍵使其非常具有挑戰性。
2024年10月23日,山東大學賈春江教授和王偉偉高級實驗師、南開大學劉錦程特聘研究員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Direct cleavage of C=O double bond in CO2 by the subnano MoOx surface on Mo2N》的研究論文。
在此,作者在Mo2N表面構建了亞納米MoO3層,為催化CO2加氫提供了動態變化的MoO3?MoOx (x<3)表面。具有高給電子能力的亞納米MoOx表面豐富的氧空位像剪刀一樣直接剪切CO2的C=O雙鍵,以高速形成CO。CO2解離中析出的O原子被H2及時除去,重新生成活性氧空位。
由于CO2的解離活化能力大大增強,這種沒有任何負載活性金屬的MoOx/Mo2N催化劑在催化CO2加氫生成CO方面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在異質結構上構建高度無序的缺陷表面為分子活化開辟了新的途徑。
圖1:MoOx表面在Mo2N上的結構表征和催化性能
圖2:MoOx/Mo2N對CO2加氫生成CO的催化性能
圖3:MoOx/Mo2N表面和體相結構的識別
Liu, HX., Wang, WW., Fu, XP.et al.?Direct cleavage of C=O double bond in CO2?by the subnano MoOx?surface on Mo2N.?Nat. Commun.?15, 9126 (2024).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0/26/dee53df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