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述在高壓鋰金屬電池中使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SPEs)是實現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有前途的策略。然而,SPEs面臨著不理想的機械強度、低離子電導率和與高壓界面不兼容等挑戰。基于此,2024年10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黃云輝教授/李真教授在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題為《Multisite Crosslinked Poly(ether-urethane)-Based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High-Voltage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論文。在這里,研究人員制備了一種新型的交聯聚(醚-聚氨酯)基SPE,它具有分子交聯結構,可創建高通量的Li+傳輸通道。其中引入了氨基修飾的鋯-卟啉基金屬有機框架(ZrMOF)作為多位點交聯節點和聚合物鏈延伸劑。SPE中豐富的醚/酮氧和路易斯酸位點實現了高Li+電導率(在30°C時為5.7×10-4 S cm-1)和Li+遷移數(0.84)。SPE的交聯結構具有很強的機械強度,因此在Li||Li對稱電池中創下了8000小時的循環壽命記錄。ZrMOF的高結構穩定性和具有高氧化電位(5.1V)的SPE中豐富的吸電子聚氨酯/脲基團,使LiNi0.8Co0.1Mn0.1O2||Li電池在0.3C下循環500次后實現了182 mAh g-1的放電容量。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負載正極(約4mAh cm-2)的1.5-Ah軟包電池中獲得了高達446Wh kg-1的高能量密度,表明當前的SPE在固態高壓鋰金屬電池的實際應用中具有很大的前景。圖文解讀圖1:聚合物電解質的結構表征圖2:SPEs與Li負極界面的電化學穩定性圖3:固態高壓鋰金屬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文獻信息Multisite Crosslinked Poly(ether-urethane)-Based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High-Voltage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Advanced Material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