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述陽極(負極)和陰極(正極)的面積容量比(N/P比)是鋰離子電池的一個重要參數。考慮到制造公差和電池安全,幾乎所有電池都保持N/P比大于1。偏離這個比例可能導致鋰在負極表面沉積,帶來重大風險。基于此,2024年10月30日,華中科技大學黃云輝教授/李真教授在國際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題為《Innovative Anode Design to Enhance Both Volumetric and Gravimetric Energy Densities of LiCoO2||Graphite Pouch Cells》的研究論文。在這里,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即采用梯度結構石墨(Gr)負極,使N/P比小于1,在不犧牲電池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這是通過在負極(Gr-Agx)的底層摻入少量銀(Ag)納米顆粒來實現的,這些顆粒有效調節了鋰離子沿電極厚度的濃差極化。研究表明,4 Ah LiCoO2||Gr-Ag0.5(N/P=0.8)軟包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比LiCoO2||Gr(N/P=1.1)增加了14.5%。此外,研究人員還在LiFePO4||Gr電池中驗證了N/P<1設計模式的普遍適用性和有效性。 圖文解讀圖1:不同N/P比對電池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圖2:負極材料在鋰化過程中的行為和庫侖效率圖3:全電池的循環性能和體積變化文獻信息Innovative Anode Design to Enhance Both Volumetric and Gravimetric Energy Densities of LiCoO2||Graphite Pouch Cel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