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述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化學雙電子水氧化反應(2e– WOR)是生產過氧化氫(H2O2)的途徑,而相應的電催化劑在活性、選擇性和H2O2產率方面仍需進一步改進。電催化劑的表面-界面工程對提升2e? WOR性能具有巨大潛力。基于此,2024年11月5日,浙江萬里學院王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忠偉院士、中山大學宋樹芹教授在國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題為《Surface-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Two-Electron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H2O2》的綜述文章。該綜述對電催化劑表面界面特性影響2e– WOR性能的作用機理進行了簡明全面的研究。首先,討論了與表面電子結構相關的吉布斯自由能理論框架,以及與電解液、電極-電解液界面結構和界面微環境性質相關的界面反應動力學機制。隨后,概述了針對高性能電催化劑的各種表面-界面工程策略,包括調節表面電子結構、電極-電解液界面結構和界面微環境。因此,合理運用上述表面-界面工程策略對于設計高效的2e? WOR電催化劑至關重要,從而促進綠色H2O2生產的發展。圖文解讀圖1:不同電解液中2e? WOR生成H2O2的示意圖圖2:TiO2摻雜Mn后對2e? WOR性能的影響圖3:界面水結構對2e? WOR選擇性的影響 文獻信息Surface-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Electrocatalysts for Two-Electron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H2O2,?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