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中,光生載流子的快速復合從根本上限制了其在光催化中的應用。
基于此,2024年11月7日,武漢理工大學曹少文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余家國教授和張建軍博士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A superlattice interface an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ultrafast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in photocatalytic H2 evolution》的研究論文。
在此,作者報道了基于Mn0.5Cd0.5S納米棒的超晶格界面和S-型異質結可以顯著促進超快電荷分離和轉移。
具體來說,Mn0.5Cd0.5S納米棒中軸向分布的閃鋅礦/纖鋅礦超晶格界面在均勻內部電場的增強下,可以更有效地重新分布光生載流子,并促進體分離。
因此,Mn0.5Cd0.5S納米棒和MnWO4納米顆粒之間的S-型異質結可以通過異質內構電場進一步加速電荷載流子的表面分離。
隨后被吸附的H2O捕獲光電子的速度快至幾皮秒,在模擬太陽照射下,無需任何助催化劑,光催化析氫速率可達54.4?mmol g–1?h–1。與對照樣品相比,產率增加了約5倍,并且在420 nm處測得的表觀量子效率(AQY)為63.1%。
這項工作為設計高效光催化的協同界面結構提供了一種方案。
圖1:合成SL-MCS/MW NRs中的協同界面結構
圖2:所制備催化劑的PHE性能及與已有報道的界面工程策略的比較
圖3:通過S-型異質結實現表面電荷分離的機制
Wan, S., Wang, W., Cheng, B.?et al.?A superlattice interface an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ultrafast charge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in photocatalytic H2?evolution.?Nat. Commun.?15, 9612 (2024).?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1/09/ebda3e6e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