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概述低溫鋅金屬電池(ZMBs)在高電流密度下特別容易受到鋅枝晶生長的挑戰。基于此,2024年11月12日,南開大學陳軍院士/陶占良教授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表題為《Electrolyte Design via Cation–Anion Association Regulation for High-Rate and Dendrite-Free Zinc Metal Batteries at Low Temperature》的研究論文。在這里,研究人員從分子間關系出發,報告了一種通過匹配不同介電常數溶劑來調節陽離子-陰離子締合的策略,并揭示了陽離子-陰離子締合強度與低溫下鋅沉積/剝離性能之間的關系。綜合表征和理論計算表明,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在-40°C時為12.09 mS cm–1)的離子締合電解液和穩定的陰離子衍生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共同導致了高度可逆且無枝晶的鋅沉積/剝離行為,從而在低溫下實現了高倍率和超穩定的循環性能。結果表明,在-40°C時,Zn//Zn電池可以在5 mA cm–2和10 mAh cm–2下穩定循環超過400小時,Zn//Cu電池在1 mA cm-2和1 mAh cm-2下循環1800次,平均庫侖效率(CE)達到99.91%。得益于低溫鋅沉積/剝離性能的增強,Zn//PANI全電池在0.5A g–1下穩定運行12,000次,在5 A g–1下可穩定運行35,000次循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60°C時,Zn//Cu電池在2000次循環中仍然顯示出99.68%的高平均CE值。這項工作強調了陽離子-陰離子締合調節對于高倍率和無枝晶鋅金屬負極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對低溫電解液設計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理解。 圖文解讀圖1:不同介電常數溶劑對電解液性能的影響圖2:Zn沉積/剝離的電化學性能和沉積形態圖3:Zn//PANI全電池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能文獻信息Electrolyte Design via Cation–Anion Association Regulation for High-Rate and Dendrite-Free Zinc Metal Batteries at Low Temp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