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此,2024年11月21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偉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Enantioselective adsorption on chiral ceramics with medium entropy》的研究論文。
在這里,研究團隊介紹了一種使用中熵陶瓷(MEC)的方法,特別是具有C40六方晶體結構的(CrMoTa)Si?,這種方法克服了熱穩定性和對映選擇性之間的權衡。
實驗驗證是通過使用石英晶體微天平(QCM)提供的,其中電極使用非反應磁控濺射技術涂覆了MEC薄膜。
手性特性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圓二色性進行了驗證。
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MEC薄膜的穩定性顯著高于高指數Cu表面。
通過高通量DFT計算和理論建模的結合,本研究展示了手性MEC對手性選擇性吸附的原型分子絲氨酸的高對映選擇性(42% ee)。
QCM結果顯示,在0-60 mM的濃度范圍內,L-絲氨酸的吸附量是D-絲氨酸的1.58倍。
這些發現展示了MEC在手性識別中的潛在應用。

圖1:CrSi?型陶瓷的結構和對映異構體吸附示意圖


圖3:絲氨酸對映異構體在(CrMoTa)Si?(0001)表面的手性選擇性吸附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1/27/ccfadffe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