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完成單位!這所雙非高校,新發Science子刊! 2024年12月13日 上午9:24 ? 頂刊 ? 閱讀 15 研究背景 止血材料作為急性創傷治療和急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能夠迅速控制出血并減少患者痛苦,廣泛應用于醫療、軍事、災難應急等領域。與傳統的止血材料相比,現代止血材料不僅需要具備快速止血的功能,還應當減少二次傷口損傷和患者的不適感。然而,傳統的止血材料,如醫用紗布,盡管具有低成本、易存儲和優良的氣體透過性,但其親水性和快速吸濕性使其容易粘附在傷口表面,從而引發二次出血和愈合延遲。此外,市面上許多止血產品,如止血繃帶和促凝粉末,雖能夠有效止血,但在去除時可能會造成劇烈疼痛或再次出血,影響患者的恢復。因此,如何設計出既能快速止血,又能減少二次損傷的止血材料,是當前醫學界面臨的一大挑戰。 成果簡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廣州大學吳旭教授團隊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姚希教授等人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題為“Dynamic silicone hydrogel gauze coatings with dual anti-blood adhesion mechanism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minimal secondary damage”的最新論文。該團隊設計并制備了動態硅基水凝膠涂層,通過一種簡便的溶液處理方法,在醫用紗布上自發形成定向交聯結構。通過這種結構,水凝膠不僅賦予紗布宏觀的超疏水性,還能夠在微觀尺度上呈現表面滑膩性,從而實現了抗血液粘附的獨特機制。通過這一設計,硅基水凝膠涂層大大降低了傷口表面的血液粘附性,使得在傷口剝離過程中,所需的剝離力僅為約0毫牛頓,減少了二次傷口損傷和出血的風險。 此外,硅基水凝膠涂層還具有出色的氣體透過性,有助于加速傷口的愈合過程。該研究表明,所開發的動態水凝膠涂層不僅能夠迅速控制出血,還能在創傷處理過程中實現傷口的高效保護,滿足現代創傷管理中的多重需求。更重要的是,該策略采用的溶液處理方法簡單易行,適合大規模生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在急救和創傷管理領域。這項研究為止血材料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術路徑,預計將為創傷治療提供更加高效和舒適的解決方案。 研究亮點 1. 本研究首次將動態硅基水凝膠涂層應用于醫用紗布,利用溶液處理方法使其自發形成定向交聯結構。這一創新使得紗布表面實現了宏觀超疏水性和微觀表面滑膩性,顯著提升了其抗血液粘附性能,尤其在傷口剝離時,剝離力約為0毫牛頓。 2. 實驗通過將硅基水凝膠涂層應用于紗布,研究人員成功實現了血液控制和傷口愈合過程中所需的雙重功能:一方面,宏觀超疏水性減少了血液與表面的接觸,另一方面,微觀滑膩性降低了傷口界面上的剪切力,避免了二次傷口損傷。此外,涂層還保持了良好的氣體透過性,促進傷口愈合。 3. 實驗通過溶液處理法簡便制備,具有可擴展生產潛力,適用于創傷管理應用本研究提出的動態硅基水凝膠涂層制備方法簡單且易于大規模生產,為創傷管理領域提供了一種新型、有效的材料。該策略不僅能滿足急性創傷治療和急救用品中的高需求,還能提供長期的臨床應用前景。 圖文解讀 圖1. 優異的抗血液粘附性能。 圖2. 硅基水凝膠涂層紗布的抗粘附性能和良好的氣體透過性。 圖3. 良好的抗血液流動性能。 圖4. 快速止血和無二次撕裂性能。 圖5. 較少的血液流失和剝離力。 結論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種能夠快速止血并且不會造成二次損傷的醫用紗布,其剝離力約為0毫牛頓,適用于濕潤的實驗鼠傷口。該紗布的制備方法簡單且易行,紗布中的多孔結構使其具有良好的氣體透過性。由于其宏觀的超疏水性和微觀的滑膩表面,水分、蛋白質及血液無法粘附在紗布表面,從而減少了大量血液的流失并實現了快速止血。 此外,該紗布在傷口上容易移除,不會導致傷口撕裂或二次損傷。該紗布還具備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細胞相容性。通過使用熱力學不穩定性和疏水-親水相斥引起的硅鏈自發定向及柔性,開發的動態表面硅基水凝膠涂層賦予了紗布優異的抗血液粘附性能。 文獻信息 Xiubin Xu et al. ,Dynamic silicone hydrogel gauze coatings with dual anti-blood adhesion mechanism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minimal secondary damage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2/13/72acab09ff/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港理工徐賓剛Small Methods: 用于固態儲能的3D打印 2023年10月13日 崔屹團隊Joule:結果導向–反應產物自選擇催化劑的設計 2023年11月13日 李玉良/黃勃龍/薛玉瑞Adv. Sci.:石墨炔誘導鐵空位用于高效氮轉化 2023年10月18日 鮑哲南教授等人,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7日 ACS Catalysis: 貝葉斯優化探索高熵合金納米粒子的組成空間 2022年9月21日 蘇大/南林AFM:超41.6倍!3D g-C3N4/CNT陣列助力高效的光電化學制氫氣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