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金龍,最新ACS Catalysis! 2024年12月25日 下午2:09 ? 頂刊 ? 閱讀 42 成果簡介 丙烷氧化脫氫(ODH)是一種生產丙烯的很有前途方法,丙烯是制造聚合物和化學中間體的主要組成部分。然而,過度氧化阻礙了丙烷ODH商業化。因此,合理設計金屬氧化物型氧化還原催化劑用于選擇性生產丙烯至關重要,但仍然具有挑戰性。基于此,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鞏金龍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種堿土金屬促進劑對丙烷化學環氧化脫氫(CL-ODH)晶格氧反應活性的結構和電子效應,通過核-殼型氧化還原催化劑的配置,該催化劑由氧化還原活性的FeVO4核和選擇性混合堿土金屬氧化物殼組成。 系統的研究發現,鎂(Mg)是所有堿金屬和堿土金屬中最理想的促進劑,形成的Mg2V2O7外殼為C-H活化提供了催化表面,同時阻斷了FeVO4的非選擇性位點,通常作為氧載體。在550 ℃的操作溫度下,具有較高Mg2V2O7層覆蓋率的核殼氧化還原催化劑的丙烯選擇性提高了80.8%。該設計策略突出了堿土金屬在化學環過程氧化還原催化劑中的探索。 相關工作以《Modulating Lattice Oxygen through an Alkaline Earth Metal Promoter for Chemical Looping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ACS Catalysis》上。 圖文解讀 作者采用初始濕浸漬(IWI)法制備了質量百分比相近(5wt%,記為5A/FeVO4)的AM改性FeVO4催化劑。需注意,Mg2V2O7相在5Mg/FeVO4上形成,與FeVO4共存。熱力學計算表明,Mg2V2O7/VO2和Mg2V2O7/V2O3氧化還原對的平衡PO2遠高于丙烷氧化對的平衡PO2。丙烷在Mg2V2O7上的氧化在熱力學上是有利的,而NaVO3相對C-H活化不活躍。在400~600 ℃范圍內,FeVO4 → VO2 + Fe3O4反應對應的區域始終高于Mg2V2O7 → VO2反應對應的區域,表明氧遷移具有熱力學優勢。對于5wt% Mg的促進劑,在550 ℃時將丙烯選擇性提高到71.8%。 圖1.合成的AM改性FeVO4氧化還原催化劑 在Mg的添加量從5%到20%不等,觀察到Mg負載量和丙烯選擇性之間呈火山狀圖。具體而言,10Mg/FeVO4在第5分鐘的丙烯選擇性最高,達到80.8%。在20Mg/FeVO4上,丙烯選擇性為67.1%,丙烷轉化率降至14.6%。結果表明,Mg負載量和丙烯產率之間的明確相關性,展示了Mg負載和催化性能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 所有Mg改性的FeVO4氧化還原催化劑的全氧化反應的結果顯示出三個區域:過氧化、氧化脫氫和非氧化脫氫。在1區,COx選擇性(>30%)和ODH貢獻(>40%)均顯著升高,表明氧化脫氫同時發生過氧化。在2區,COx的選擇性降低到30%以下,而ODH的貢獻初期保持較高(在10%~30%之間),但逐漸降低。在第3區,COx選擇性繼續低于5%,ODH貢獻低于10%。在8次氧化還原測試中,10Mg/FeVO4在生產過程中表現出一致的趨勢。 圖2.催化性能 圖3. Mg改性FeVO4的結構與形貌表征 丙烷(C3H8)程序升溫表面還原(C3H8-TPSR)實驗證實,Mg加載量與C3H8-TPSR的起始溫度呈火山狀關系。所有催化劑的起始溫度都保持在400 ℃以下,表明在550 ℃下,Mg-V-O氧化物主導的表面可提供活化C-H鍵所需的表面晶格氧。在550 °C、5 vol % C3H8/N2條件下,隨著Mg負載的增加,xMg/FeVO4的OSC逐漸減少。 在反應的初始階段(第1階段),所有xMg/FeVO4的耗氧速率以幾乎相同的速率呈增加趨勢。隨著反應的進行(第2階段),耗氧速率先增大后減小,順序為FeVO4 ≈ 5Mg/FeVO4 > 10Mg/FeVO4 > 20Mg/FeVO4。在反應的最后階段(第3階段),耗氧速率進一步降至零。總之,xMg/FeVO4的丙烯選擇性取決于Mg2V2O7的覆蓋率,其隨Mg的負載而變化。在5wt% Mg時,離散的Mg2V2O7層與FeVO4表面共存,部分提高了丙烯的選擇性。當Mg的負載增加到10 wt%時,在10Mg/FeVO4上形成相對連續的Mg2V2O7層,進一步提高了丙烯的選擇性。當Mg添加量超過20 wt%時,20Mg/FeVO4表面會形成Mg3V2O8納米顆粒,降低了MMg2V2O7的覆蓋范圍和丙烯的選擇性。 圖4.潛在促進機制 文獻信息 Modulating Lattice Oxygen through an Alkaline Earth Metal Promoter for Chemical Looping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 ACS Catal., 2024,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2/25/a99bac348b/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賀高紅ACS Catalysis:N4Ni/CuN4雙位點的催化劑促進電催化CO2RR 2023年10月10日 ?喬世璋AM:高可逆性硫負極用于先進水系電池 2023年12月7日 「諾獎得主」領銜!同濟大學校友,一作兼通訊,登頂Nature! 2024年6月11日 ?復旦郭佳ACS Energy Letters:靜電COF作為鋰金屬電池的按需分子捕集器 2023年10月12日 ?贊!鮑哲南高徒,北京大學雷霆研究員,最新Science! 2024年5月3日 催化頂刊集錦:JACS、Nature子刊、Angew、ACS Catalysis、Adv. Sci.等成果 202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