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的大部分研究都將CO2單次轉換效率(SPCE)確定為技術實際部署的關鍵性能指標,但是最近有報道稱CO2RR中的高SPCE通常是以更高的電池電壓或降低產物選擇性為代價的。基于此,萊斯大學汪淏田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使用多孔固態電解質(PSE)反應器實現高CO2 SPCE到高純度甲酸(HCOOH),同時保持電池電壓和HCOOH的法拉第效率(FE)。作者成功地回收了PSE系統中的碳損失,在電流密度為100 mA cm-2下達到95.1±1.7%的CO2轉化為HCOOH的SPCE,并證明了100 h的穩定運行。
為擴大CO2RR技術的適用性,作者演示了通過電化學連續CO2捕獲-CO2還原系統將連續模擬煙氣(10% CO2, 10% O2,平衡N2)轉化為高純度甲酸,CO2 SPCE達到80%以上。PSE設計能夠實現本研究中的應用,但在電化學反應器中加入額外的一層會引入電阻損耗,從而降低整體能效。未來的PSE設計應該以減少中間層厚度為目標,可能是通過結合在電去離子領域開發的樹脂晶圓,同時也要專注于創造更具離子導電性的PSE層。
相關工作以《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Formic Acid with High Carbon Efficiency》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ACS Energy Letters》上。
汪淏田,1990年出生于安徽省宿松縣,2011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2016年博士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取得應用物理系(導師崔屹院士)。在讀博期間,他提出了一種獨特的系統性“電化學調控”方法,可有效提高水分解和燃料電池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在博士畢業后,他從兩三百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跳過了博士后階段,直接進入哈佛大學羅蘭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獨立研究生涯。兩年之后,進入美國萊斯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任教。目前,汪淏田教授擔任國際知名期刊《Nano Letters》副主編。課題組主頁:https://wang.rice.edu。
據網頁搜索,汪淏田教授目前已在《Nature》系列雜志發表文章超過30篇!
在PSE反應器中,BOON催化劑被證明對HCOOH具有高活性和選擇性,HCOOH是NMR檢測到的唯一液體產物。在電池電壓低于3.7 V下,其電流密度為200 mA cm-2,同時HCOOH法拉第效率(FE)保持在85%以上。當輸入CO2流量為20 SCCM時,在200 mA cm-2下觀察到的最大CO2 SPCE低于17%。使用AEI后,在CO2輸入1.65 SCCM(HCOOH FE為65.9%)時,最大CO2 SPCE達到76.8%,而使用CEI時為68.7%的CO2 SPCE(HCOOH FE為59%)。在最佳粘結劑(AEI)和催化劑負載量(1 mg cm-2)的情況下,CO2 SPCE從34.3%提高到76.8%,CO2的輸入從5.14 SCCM降低到1.65 SCCM。
圖1.比較不同CO2RR電解槽用于生產液體產品
圖2.不回收CO2下PSE反應器中電化學CO2RR性能
在100 mA cm-2下,PSE反應器中HCOOH FE保持在80%以上,而輸入的CO2氣體流速從5.14 SCCM降低到1.65 SCCM,表明即使在減少CO2氣體輸入的情況下,從中間層回收CO2也可以實現高HCOOH FE。與在1.65 SCCM的CO2輸入下,使用PSE反應器回收CO2損失的最大CO2 SPCE為95.1±1.7%(不回收時為76.8±2.6%),HCOOH FE為80.8±1.4%(不回收時為65.9±2.3%)。對于PSE CO2回收系統在100 h(5個20 h循環)內表現出出色的穩定性,HCOOH FE始終保持在80-95%,CO2 SPCE始終保持在47-55%。
圖3. PSE反應器的電化學性能
在1 cm2的活性區域,總CO2輸入為100 SCCM,將電流密度增加到150 mA cm-2時,BOON催化劑可以在-0.95 V下提供高達150 mA cm-2的電流密度,HCOO–的FE為86%。將施加的電流密度固定在100 mA cm-2,并通過引入CO2和Ar的混合物,改變輸入氣體CO2濃度,從100%到10%,可以產生高純度甲酸。在100 mA cm-2下,將CO2濃度從100%降低到10%,導致HER從~3%增加到~14%,CO2RR相應降低。
圖4.存在O2和低CO2濃度對電化學CO2RR性能的影響
作者引入了一個順序系統,首先將模擬煙氣送入CO2捕獲PSE電解槽,該電解槽不斷從中間層釋放純CO2氣體,然后將其送入CO2還原PSE電解槽,該電解槽產生高純度甲酸,同時回收CO2損失,以實現高CO2 SPCE。該系統將煙氣轉化為甲酸,ORR/OER電池的工作電流為50 mA cm-2(總電流為312.5 mA),捕獲的CO2氣體被送入CO2RR電池,工作電流為100 mA cm-2(總電流為256 mA)。
在第一次CO2RR循環之前,CO2捕獲系統的碳酸鹽FE測量值為79.2%,對應于CO2RR電池的輸入CO2流量為1.88 SCCM。在測試開始時,初始CO2 SPCE為88.4%,但在第一次循環結束時下降到71.9%。在第二次循環中輸入1.72 SCCM的CO2,CO2RR PSE在循環開始時也提供了85.6%的高CO2 SPCE,然后下降到74.3%。在第三個循環之前,CO2捕獲性能下降到69.7%的碳酸鹽FE,轉化為CO2RR反應器的CO2輸入量為1.65 SCCM。總之,只要有足夠的CO2輸入,CO2RR轉化為HCOOH帶CO2回收的PSE就可以穩定運行。
圖5.連續CO2捕獲-CO2還原順序系統的演示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to Formic Acid with High Carbon Efficiency. ACS Energy Letters, 2024,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2/27/12b92ec9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