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國即任教北大,聯合中科院北化所,發表Nature子刊! 2024年12月31日 上午9:14 ? 頂刊 ? 閱讀 24 研究概述 合成高結晶共價有機骨架(COF)薄膜是推進其在二維(2D)光電子學中應用的迫切需要,但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024年12月2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陳建毅、董際臣、郭云龍和北京大學趙曉續在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Diffusion limited synthesis of wafer-scal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for adaptative visual device》的研究論文。 在這里,作者報道了一種晶圓級均勻共價有機框架薄膜的擴散限制合成策略,其中預先沉積的4, 4′, 4″, 4?-(1, 3, 6, 8-四(4-氨基芳基))芘被一層共價有機骨架預聚物封裝在基底表面,不僅可以防止前體的溶解,而且可以限制與在溶液中溶解的對苯二甲醛的反應,從而調節聚合過程的尺寸。 薄膜的尺寸取決于生長襯底,研究人員在硅芯片上合成了4英寸薄膜,通過調整構建單元和聚合化學來控制它們的結構、厚度、圖案化和結晶度,并使用二硫化鉬作為基底來構建垂直異質結構。 測量結果表明,采用共價有機骨架作為感光層,異質結表現出增強的光電性能,可用于模擬視覺系統的自適應功能。 圖文解讀 圖1:擴散限制合成2D COF薄膜 圖2:PyTTA-TPA COF薄膜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表征 圖3:基于PyTTA-TPA/COF/MoS2的光電晶體管的光敏表征 總結展望 本研究開發了一種低成本、通用的擴散限制方法,直接在基底上合成高結晶度的2D PyTTA-TPA COF薄膜。與蒸汽-固體過程中的聚合和結晶不同,該方法通過控制PyTTA分子的取向和TPA單體的擴散來調節基底表面的聚合和結晶過程。所得到的COF薄膜表面光滑,厚度可控。在MoS2薄膜上生長的PyTTA-TPA COF薄膜具有高結晶度和取向性,這一點通過TEM和GIXRD得到了證實。 此外,該方法還可以用于制備結晶的PyTTA-BPyDCA、TAPB-DMTA和ETTA-BPDA COF薄膜,表明該方法的普適性。使用PyTTA-TPA COF/MoS2混合材料薄膜作為活性材料,所得到的光電晶體管顯示出增強的光電性能,可以模擬人眼視覺系統的適應性功能。 本工作為定向2D COF薄膜的工業化制備及其在交互式人工智能中的應用做出了貢獻,這對于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文獻信息 Liu, M., Kuang, J., Han, X.?et al.?Diffusion limited synthesis of wafer-scal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films for adaptative visual device.?Nat. Commun., (2024).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4/12/31/830daa852c/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JACS:光誘導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增強催化性能 2023年11月30日 清華大學Nature Materials:將傳統的1000度降低到室溫! 2024年5月5日 趙然/吳川/白瑩AM:多離子工程策略助力高性能水系鋅電池 2023年10月7日 北京大學馬丁/王蒙,最新Nature Sustainability! 2023年10月19日 王成新/楊功政AEM:電解質添加劑的界面調節促進高放電深度下穩定的(002)織構鋅負極 2023年10月4日 謝毅院士/張曉東教授Angew:面內異質結催化CO2生成DMC 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