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熵金屬有機骨架材料(HE-MOFs)有望成為多功能材料,但目前罕見的例子僅限于第四周期的低價元素,這限制了它們在不同應用中的設計和優化。
2025年1月3日,吉林大學馮守華院士和田戈副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Entropy engineering activation of UiO-66 for boosting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的研究論文。
在這里,作者首次合成了一種新的高熵、富缺陷且小尺寸(32 nm)的UiO-66 (ZrHfCeSnTi HE-UiO-66),利用增加的構型熵來實現對不同金屬離子摻雜的高耐受性。
HE-UiO-66的晶格畸變誘導金屬節點高度暴露,產生濃度為322.4 μmol/g的配位不飽和金屬位點,增加了路易斯酸堿位點的豐度,從而顯著改善了催化轉移加氫(CTH)反應的性能。
研究表明,HE-UiO-66的特殊電子結構增強了與底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結合,降低了氫轉移過程的能壘。
作者的方法為在MOFs中構建配位不飽和金屬位點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圖1:HE-UiO-66的制備及結構表征
圖2:所制備催化劑的CTH活性
圖3:相關理論模型的密度泛函理論計算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5/01/07/34238f7f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