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使用要求提高對高溫和溫度變化的耐受性。空穴選擇性自組裝單分子膜(SAMs)的制備使倒置PSC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脫附和弱界面接觸,其溫度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2025年1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劉宇航教授、馬偉教授、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大學Michael Gr?tzel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李雄教授、尤帥博士在Nature Energy上發(fā)表題為《Self-assembled bilayer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tolerance against thermal stresses》的研究論文。Bitao Dong、Mingyang Wei、Yuheng Li、Yingguo Yang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劉宇航教授、馬偉教授、Michael Gr?tzel教授、李雄教授、尤帥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劉宇航,西安交通大學教授,2013本科畢業(yè)于鄭州大學,2017年博士畢業(yè)于香港科技大學(導師:顏河教授)。2017年-2023年在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Michael Gr?tzel院士)。2023年加入西安交通大學。近年來主要聚焦鈣鈦礦及有機/無機雜化光電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發(fā)。馬偉,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華南理工大學本科畢業(yè)后,馬偉先后在法國薩瓦大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后在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和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2015年擔任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2015年至今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機光電子材料(太陽能電池);柔性電子器件、人工智能器件、生物傳感器件等復合器件;同步輻射及中子技術發(fā)展(共振軟X射線散射)。Michael Gr?tzel,國際著名化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2012),德國科學院院士(2014),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2016),美國發(fā)明家科學院院士(2016),瑞士工程院院士(2019),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Michael Gr?tzel1968年碩士畢業(yè)于柏林自由大學,1971年獲得柏林工業(yè)大學博士學位;1975年-1976年任柏林自由大學講師;1977年起任教于瑞士洛桑理工學院;1977年-1981年任洛桑理工學院副教授;1981年起任洛桑理工學院教授、界面與光子學實驗室主任。Michael Gr?tzel主要從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太陽燃料的創(chuàng)新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被譽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李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2003年本科、碩士就讀于青島科技大學,2008年博士畢業(yè)于武漢大學,2013-2017年在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大學(EPFL)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Michael Gr?tzel院士)。2017年回國后,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鈣鈦礦材料與發(fā)光器件,鈣鈦礦材料與光伏器件,光電材料與器件。尤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博士后,博士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博士期間在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大學Michael Gr?tzel教授(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課題組交流。近幾年一直專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材料開發(fā)與器件性能研究,先后在Advanced Materials(2篇ESI高被引),?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余篇。在本文中,作者通過共價連接一個磷酸自組裝單層(SAM)與一個三苯胺上層,開發(fā)了一種自組裝雙分子層結構。這個通過傅-克烷基化反應形成的聚合物網(wǎng)絡體系,具有顯著的耐高溫及熱沖擊穩(wěn)定性。同時,表面取向的上層顯示出與鈣鈦礦的粘附接觸,導致粘附能比SAM–鈣鈦礦界面提高1.7倍。作者報告了倒置PSC的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6%。冠軍設備在2000小時的濕熱暴露(85°C和85%相對濕度)及-40°C和85°C之間超過1200次熱循環(huán)后,效率損失分別小于4%和3%,滿足國際電工委員會61215:2021標準中概述的溫度穩(wěn)定性標準。圖1:SAB的建造和結構圖2:SAB的溫度穩(wěn)定性 圖3:鈣鈦礦—分子接觸界面特性圖4:光伏性能與穩(wěn)定性 這項研究成功開發(fā)了一種新型的自組裝雙層結構,顯著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穩(wěn)定性和機械穩(wěn)定性,實現(xiàn)了超過26%的光電轉換效率,并在嚴苛的環(huán)境條件下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這一成果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商業(yè)化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并為未來進一步提高其性能和穩(wěn)定性奠定了基礎。Dong, B., Wei, M., Li, Y. et al. Self-assembled bilayer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tolerance against thermal stresses.?Nat Energy?(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