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金屬天花板!聶建峰,Nature! 2025年2月15日 下午10:06 ? 未分類 ? 閱讀 78 鋅,正在成為下一代生物可降解植入物的關鍵材料。 然而,其固有的柔軟性限制了其在承重骨科植入物中的使用。 雖然減少鋅的晶粒尺寸可以使其更強,但它也破壞了其機械性能的穩定,從而使其在體溫下的耐用性降低。 在此,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聶建峰等研究者研究表明,在保持基本織構的同時,增加微米級晶粒尺寸,可以獲得超高強度和優異的耐久性。相關論文以題為“Stronger and coarser-grained biodegradable zinc alloys”于2025年02月12日發表在Nature上。 不銹鋼與鈦合金骨釘、骨板作為骨折固定金標準雖療效可靠,卻因永久存留體內易引發骨吸收、固定松動等并發癥,約30%病例需二次手術翻修。 可降解鎂合金植入體(如鎂釔稀土鋯合金/MAGNEZIX、鎂釔鋅錳合金/NOVAMag)的興起帶來曙光,特別是2023年3月美國FDA批準首款鎂鋅鈣創傷螺釘(RemeOs)。 然而現有材料抗壓屈服強度(50-260 MPa)僅適用于非承重部位,且鎂合金降解過程中氫氣泡釋放可能干擾組織再生進程。 鋅基可降解材料憑借其無氫釋放特性與Zn2?促骨生成效應成為新寵。 但純鋅強度過低(<30 MPa),即便通過熱擠壓工藝強化的二元合金強度也僅達95-120 MPa,傳統晶粒細化策略雖可提升強度,卻導致體溫環境下抗蠕變性能驟降——例如超細晶Zn-Li合金在37℃(約0.45同源溫度)低應力下即發生蠕變失效,遠超常規金屬的0.4閾值。 在此,本研究突破性提出“晶粒增粗強化“策略:通過微量合金化設計,在六方晶系鋅基體中培育大尺寸晶粒,成功開發兼具高強度(較鎂基植入體提升近兩倍)與優異抗蠕變性能的新型合金。 更為重要的是,首次觀察到“孿晶協同變形“新機制——不同于傳統機械孿生引發的塑性響應,新型孿晶通過協調相鄰晶粒形變實現應力再分配。 在這種反向霍爾–珀奇效應中,變形模式由初始晶粒尺寸時的晶界滑移和動態再結晶轉變為晶粒尺寸增大時的晶內錐體滑移和異常孿晶。反常孿晶的作用,在這項工作中被稱為“調節孿晶”,是在垂直于外部加載方向的平面上調節改變的晶粒形狀,與著名的“機械孿晶”相反,其作用是沿著外部加載方向傳遞塑性。 這些稀鋅合金達到的強度水平幾乎是由鎂合金制成的生物可降解植入物的兩倍,使它們成為人們所知的制造骨固定植入物的最強和最穩定的生物可降解合金。 圖1 Zn-0.2 wt%鎂合金不同晶粒尺寸試樣的室溫壓縮性能。 圖2 Zn-0.2 wt% Mg合金d3試樣擠壓過程中沿擠壓方向的組織演變。 圖3 調節孿生和機械孿生原理圖。 圖4 鋅合金的強度、抗蠕變性和生物降解性。 綜上所述,研究者通過調控晶粒尺寸與取向來定制變形模式,成功開發出兼具高強度與耐久性的可降解鋅合金。 實驗結果表明:當基面織構形成時,將晶粒尺寸控制在微米尺度內增大可顯著提升抗壓強度。 這種反Hall-Petch效應源于主導變形模式的漸進轉變——小晶粒體系以晶界滑移和動態再結晶為主,而大晶粒體系則傾向于晶內錐面滑移和非常規孿生。 這類特殊孿生通過協調相鄰晶粒的形變實現應力緩沖,與常規機械孿生單純響應外部應力的塑性機制形成鮮明對比。 粗晶粒與高合金強度之間的獨特關聯為先進可降解金屬產品設計提供了新思路。粗晶鋅合金的抗壓屈服強度不僅超越骨科螺釘用鎂合金(MAGNEZIX、NOVAMag、RESOMET),更可與高強度醫用不銹鋼媲美。 圖4c對比了合金B與臨床獲批骨植入體材料Mg-Zn-Ca合金(RemeOs改良型Mg-0.4Zn-0.1Ca)的性能:合金B在抗壓強度、抗剪強度、抗彎強度及抗蠕變性能方面均顯著優于鎂基合金,僅拉伸屈服強度差異較小。 合金B螺釘的體內降解速率接近臨床鎂基骨植入體的最低觀測值,其具體速率受植入時長、骨骼部位和動物物種等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鋅合金植入體的體外降解測試結果往往嚴重低估實際體內降解速率。 這突顯了在體外實驗中構建適宜生理環境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此類模擬才能準確評估鋅基骨科植入材料的真實降解行為。 參考文獻 Wu, C., Lin, F., Liu, H. et al. Stronger and coarser-grained biodegradable zinc alloy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15-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415-8 原創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5/02/15/2840a83d94/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填補空白!北師大「國家杰青」何林團隊,新發Nature子刊! 2024年10月19日 從中專到歐洲科學院院士,這名學者連續兩年拿下行業頂級大獎! 2023年10月19日 《自然—物理學》:洪銘遠等揭示表面等離激元的非經典近場動力學 2024年3月16日 鮑哲南教授,最新JACS! 2022年9月20日 南開劉遵峰/東華朱美芳院士/中國藥大周湘,重磅Nature子刊! 2024年4月26日 【DFT計算+實驗】8篇頂刊:AM、JACS、Angew.、Nature子刊、ACS Catalysis等 2023年10月23日